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泓颉专利>正文

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473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电机轴[1]轴端有弯钩[5],弯钩是直轴[5a]和横杆[5b]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4]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线有长度大于弯钩直轴与电机轴垂直时其横杆部分旋转直径的长孔,长孔轴线与摆动杆的摆动轴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车载千斤顶的驱动机构既可应用于连杆式、螺杆式千斤顶,又可应用于油压式千斤顶,使其用途得到扩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手动两动车载千斤顶,尤其是车载千斤顶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在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的维修,车辆都自带有小型千斤顶。车载千斤顶中目前按升降机构分有连杆式、螺杆式、油压式三种千斤顶。连杆式是通过调节螺杆调节四连杆一个对角线的长度来改变另一个对角线的长度;螺旋式是通过调节螺杆上的蜗杆与蜗轮的作用使作为蜗轮轴的螺杆转动而相对作为螺母的千斤顶壳改变高度;液压式是通过摇杆通过小活塞的压力积累顶起大活塞,从而达到顶起车辆的目的。调节螺杆和摇杆这两种千斤顶的驱动杆如是用人工通过加长手柄操作则费时费力。因而有人提出了人工电动双驱动机构的车载千斤顶,如中国技术专利ZL200420065622.4 “一种手电两动汽车用千斤顶”,其有连杆式千斤顶,其中调节螺杆端部有与手柄连接的拨叉,有一输出轴上装有拨块的直流减速电动机通过折叠机构安装在调节螺杆有拨叉的一端套座上,直流电动机经换相开关与车载电源插头连接。这种千斤顶将电机与千斤顶安装在一起,既不利于已经配备有千斤顶的用户配置电动部分,也不利于一机多用的节约原则,更是增加了重量,搬运和使用不便。为此又有人设计了一种用手持式直流电机替代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有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手持式直流电机,电机轴轴端有弯钩,其中驱动杆有转动杆和摆动杆两种,当驱动杆是转动杆时配有两端各与千斤顶调节螺杆和电机输出轴活络连接的万向传动杆;直流电机经电源线经倒顺切换开关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其特征是所说弯钩是直轴和横杆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线有长度大于弯钩直轴与电机轴垂直时其横杆部分旋转直径的长孔,长孔轴线与摆动杆的摆动轴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有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手持式直流电机,电机轴轴端有弯钩,其中驱动杆有转动杆和摆动杆两种,当驱动杆是转动杆时配有两端各与千斤顶调节螺杆和电机输出轴活络连接的万向传动杆;直流电机经电源线经倒顺切换开关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其特征是所说弯钩是直轴和横杆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颉
申请(专利权)人:李泓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