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电机轴[1]轴端有弯钩[5],弯钩是直轴[5a]和横杆[5b]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4]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线有长度大于弯钩直轴与电机轴垂直时其横杆部分旋转直径的长孔,长孔轴线与摆动杆的摆动轴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车载千斤顶的驱动机构既可应用于连杆式、螺杆式千斤顶,又可应用于油压式千斤顶,使其用途得到扩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手动两动车载千斤顶,尤其是车载千斤顶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在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的维修,车辆都自带有小型千斤顶。车载千斤顶中目前按升降机构分有连杆式、螺杆式、油压式三种千斤顶。连杆式是通过调节螺杆调节四连杆一个对角线的长度来改变另一个对角线的长度;螺旋式是通过调节螺杆上的蜗杆与蜗轮的作用使作为蜗轮轴的螺杆转动而相对作为螺母的千斤顶壳改变高度;液压式是通过摇杆通过小活塞的压力积累顶起大活塞,从而达到顶起车辆的目的。调节螺杆和摇杆这两种千斤顶的驱动杆如是用人工通过加长手柄操作则费时费力。因而有人提出了人工电动双驱动机构的车载千斤顶,如中国技术专利ZL200420065622.4 “一种手电两动汽车用千斤顶”,其有连杆式千斤顶,其中调节螺杆端部有与手柄连接的拨叉,有一输出轴上装有拨块的直流减速电动机通过折叠机构安装在调节螺杆有拨叉的一端套座上,直流电动机经换相开关与车载电源插头连接。这种千斤顶将电机与千斤顶安装在一起,既不利于已经配备有千斤顶的用户配置电动部分,也不利于一机多用的节约原则,更是增加了重量,搬运和使用不便。为此又有人设计了一种用手持式直流电机替代安装在千斤顶上的电机的方案,电机输出端轴端是钩形的,并用一根两端各与千斤顶调节螺杆和电机输出轴活络连接的万向传动杆连接电机和调节螺杆以保证电机轴和调节螺杆不同轴时传递转动。但这种结构对千斤顶输出的传动只是同轴旋转传动,限制了传动模式并使其只能用于上述前两种千斤顶的电动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就是要提供一种输出端可驱使驱动杆既能作依轴转动又能作摆动的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本技术提供的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有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手持式直流电机,电机轴轴端有弯钩,其中驱动杆有转动杆和摆动杆两种,当驱动杆是转动杆时配有两端各与千斤顶调节螺杆和电机输出轴活络连接的万向传动杆;直流电机经电源线经倒顺切换开关与车载蓄电池连接;所说弯钩是直轴和横杆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线有长度大于弯钩直轴与电机轴垂直时其横杆部分旋转直径的长孔,长孔轴线与摆动杆的摆动轴平行。本技术提供的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将电机轴与其前端弯钩之间设计成可直角折叠的形式,而弯钩前端是中部与直轴相交的横杆。当横杆与电机轴垂直时其插入万向连接杆端的环中与调节螺杆作转动连接;而当横杆与电机轴平行时其插入摆动杆上的长孔中与摆动杆构成曲柄摇杆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车载千斤顶的驱动机构既可应用于连杆式、螺杆式千斤顶,又可应用于油压式千斤顶,使其用途得到扩展。所说定位装置的结构是:电机轴端部有同轴孔,其内安装一螺旋柱弹簧,弹簧外端放置一弹柱,弯钩直轴后端为扁方头,枢轴与扁平面垂直,扁方头端两侧面与端面之间的与枢轴平行的两个转折是圆弧面,铰接后扁方头的端面和侧面和转折处的圆弧面都通过弹柱对弹簧提供压缩的力。如此,弯钩只有在直轴与电机轴垂直或同轴时其后端才与弹柱之间取得一个稳定位置,使建立定位。本技术提供的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还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端与直流电机作脱御式连接,下端固连有水平踏板。当千斤顶是油压式时,用以借助腿力固定电机位置以克服弯钩回旋的反作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弯钩部分顺时针折转90°后的视图,图中:1-电机轴,2-弹簧,3-弹柱,4-枢轴,5-弯钩,5a_弯钩之直轴,5b_弯钩之横杆,6_摆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一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是由普通千斤顶配置驱动机构组成的,其中千斤顶可选用连杆式或螺杆式或油压式的,前两者配置有与调节螺杆连接且输出端是一环的连接杆,后者配置有摆动杆,连接杆和摆动杆合称驱动杆。所说驱动机构的结构如图1、2、3所示。有一手持式直流电机,手持式直流电机是将直流电机安装具有手柄的机壳上构成的,机壳上还设置有倒顺切换开关。直流电机的电源接线端用导线连接倒顺开关后引出机壳为电源线,电源线端部安装一点烟插头,所说点烟插头是指结构与汽车上配置的点烟器插头部分一致的插头。直流电机的电机轴I前端经枢轴4铰接一弯钩5。弯钩是一直轴5a和横杆5b两部分经弧形杆连接的,其中直轴轴线的延长线与横杆轴线的垂足在横杆中部。这使横杆中部可插入连接杆的环中使环与电机轴作同轴旋转,和使横杆自由端超出电机轴范围可插入摆动杆6尾部的长孔中(见图3)使摇杆摆动。弯钩的直轴与电机轴之间可作直角转折并有定位装置使两者确定在两个状态,其一状态是两者同轴(见图2),另一状态是使横杆与电机轴平行(见图3)。弯钩直轴后端是一扁平的矩形柱体,矩形柱体厚度方向(两侧面之间距离比较小的方向)上与方形的两侧面和后侧面距离相同的点上开有枢轴孔,电机轴前端有同轴孔,该同轴孔两壁之间开有枢轴孔且在有枢轴孔区域及以前部分有与枢轴垂直并宽度大于矩形柱体厚度的开口。弯钩以与直轴和电机轴分别垂直的枢轴与电机轴铰接,铰接后弯钩可依枢轴相对电机轴折转。电机轴同轴孔内安装有螺旋柱弹簧2,弹簧外端上有一弹柱,弯钩与电机轴铰接后其后端面与弹柱相抵,弯钩折转后与其侧面相抵,弯钩直轴后端两侧面与后端面之间以弧形柱面连接,该弧形柱面与弹柱相抵时弹簧至多被完全压缩。上述摆动杆尾端开有长度大于弯钩横杆相对直钩的旋转直径的长孔,长孔轴与摆动杆的摆动轴平行。还配置有一个上端可与手持电机壳体作螺纹连接的电机支架,支架是一 L形杆,下端与地面相贴可以脚踏固定在地面上,用以协助手稳定电机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有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手持式直流电机,电机轴轴端有弯钩,其中驱动杆有转动杆和摆动杆两种,当驱动杆是转动杆时配有两端各与千斤顶调节螺杆和电机输出轴活络连接的万向传动杆;直流电机经电源线经倒顺切换开关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其特征是所说弯钩是直轴和横杆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线有长度大于弯钩直轴与电机轴垂直时其横杆部分旋转直径的长孔,长孔轴线与摆动杆的摆动轴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两动车载千斤顶,有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手持式直流电机,电机轴轴端有弯钩,其中驱动杆有转动杆和摆动杆两种,当驱动杆是转动杆时配有两端各与千斤顶调节螺杆和电机输出轴活络连接的万向传动杆;直流电机经电源线经倒顺切换开关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其特征是所说弯钩是直轴和横杆以弧形连接的,且横杆与直轴延长线的交点在横杆中部,弯钩直轴部分以枢轴与电机轴铰接,枢轴与电机轴垂直同时与弯钩横杆部分垂直;弯钩直轴部分与电机轴之间有该直轴与电机轴同轴或该直轴与电机轴垂直两个位置的定位装置;所说驱动杆是摆动杆时,摆动杆上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颉,
申请(专利权)人:李泓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