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卷取装置。卷取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2)退绕的筒管(1)的喂纱部(11);将从由喂纱部(11)保持的筒管(1)退绕的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卷取部(12);以及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1)的筒管供给部(13)。筒管供给部(13)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1)的纡库(33);将筒管(1)从纡库(33)向喂纱部(11)引导的引导滑槽(34);以及使纡库(33)旋转的驱动机构(46)。将驱动机构(46)配置于支承纡库(33)的基座(41)的下面侧,并由安装于基座(41)的罩(81)覆盖而成为封闭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络纱机等卷取装置,该自动络纱机具备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以及向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筒管供给部构成为包括收纳多个筒管并对多个筒管进行旋转驱动的纡库。
技术介绍
在例如专利第449265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卷取装置。此处的筒管供给部构成为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收纳于纡库的多个筒管中的一个向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等等。收纳于纡库的各个筒管被筒管托板支承,在筒管托板的一处位置形成有面朝引导滑槽的切口部。当利用驱动机构使纡库相对于筒管托板旋转时,到达切口部的上方的筒管向引导滑槽落下,顺着引导滑槽滑落而向喂纱部供给。驱动机构构成为包括:固定于纡库的旋转轴的下端的棘轮;与棘轮卡合而限制该棘轮旋转的止动闩(Stop latch);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以及与旋转板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旋转的进给棘爪;等等。构成驱动机构的这些棘轮、止动闩、旋转板、以及进给棘爪等被配置成从表面露出的状态。然而,如专利文献I的卷取装置那样,当构成纡库的驱动机构的棘轮、止动闩、旋转板、进给棘爪等露出时,产生飞花易于附着于这些部件的问题。当飞花大量地堆积于驱动机构时,担心驱动机构不能正确地动作,也不能使纡库旋转而供给筒管。另外,当驱动机构进行动作时所堆积的飞花成为阻力,担心驱动机构发生故障。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状况,以往利用鼓风机向驱动机构吹风,从而来抑制飞花的附着。然而,仅利用鼓风机并不能完全地防止飞花的堆积,还需要利用手动作业来除去飞花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能够防止飞花附着于筒管供给部的纡库的驱动机构,而省去利用手动作业来除去飞花的维护的麻烦。本技术所涉及的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取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2退绕的筒管I的喂纱部11 ;将从由喂纱部11保持的筒管I退绕的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卷取部12 ;以及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I的筒管供给部13。筒管供给部13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I的纡库33 ;将筒管I从纡库33向喂纱部11引导的引导滑槽34 ;以及使纡库33旋转的驱动机构46。将驱动机构46配置于支承纡库33的基座41的下部,并由安装于基座41的防尘罩81覆盖而成为封闭状。本技术所涉及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更换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将从由该喂纱部保持的筒管退绕的纱线卷绕于卷取管的卷取部;以及向所述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所述筒管供给部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筒管从该纡库向所述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所述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支承所述纡库的基座的下部,并由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罩覆盖而成为封闭状。本技术所涉及的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装置具备上述的筒管更换>J-U ρ α装直。驱动机构46配置于由防尘罩81与基座41划分的收纳部82内。在防尘罩81形成有允许向驱动机构46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52通过的通口 85,在基座41形成有允许纡库33的旋转轴38通过的通口 92。利用密封件87密封传动部件52与通口 85之间的间隙,利用密封件94密封旋转轴38与通口 92之间的间隙。各密封件87、94由毛毡构成,该毛毡由无纺织物形成。在允许向上述驱动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通过的通口,以与上述传动部件接触并从左右两侧夹持上述传动部件的方式配置有毛毡。在允许上述纡库的旋转轴通过的通口配置有环状的毛毡。驱动机构46包括:固定于纡库33的旋转轴38的棘轮59 ;以及与棘轮59卡合来限制棘轮59的旋转的止动闩60。另外,驱动机构46还包括: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60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61 ;以及与旋转板61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59旋转的进给棘爪62。在本技术中,将筒管供给部13中的纡库33的驱动机构46配置于支承纡库33的基座41的下面侧,并由安装于基座41的防尘罩81覆盖而成为封闭状。由此,能够确切地防止悬浮于筒管供给部13的周围`的飞花附着堆积于驱动机构46,因此,能够省去利用手动作业来除去飞花的维护的麻烦。利用密封件87密封向驱动机构46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52、与形成于防尘罩81的通口 85之间的间隙。另外,利用密封件94密封纡库33的旋转轴38、与形成于基座41的通口 92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不妨碍传动部件52以及旋转轴38的动作而较好地防止飞花通过间隙侵入到收纳部82。当由毛毡构成密封件87、94时,由于飞花易于附着于毛毡,因此能够确切地捕捉悬浮于密封件87、94的周围的飞花。并且,由于与橡胶等相比,毛毡的摩擦较小,因此能够抑制传动部件52以及旋转轴38的动作所导致的密封件87、94的磨损,并赋予密封件87、94优异的耐久性。驱动机构46包括:固定于纡库33的旋转轴38的棘轮59 ;以及与棘轮59卡合来限制棘轮59的旋转的止动闩60。另外,驱动机构46还包括: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60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61 ;以及与旋转板61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59旋转的进给棘爪62。由此,能够防止飞花附着堆积于棘轮59、止动闩60、旋转板61以及进给棘爪62,能够防止驱动机构46的动作不良以及故障,从而提高驱动机构46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卷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所涉及的卷取装置的概要构造的概念图。图3是示出筒管供给部的概要构造的概念图。图4是筒管供给部的主视图。图5是图1中的A —A线的剖视图。图6是对杆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筒管供给部的横剖俯视图。图8是驱动机构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广图8示出将本技术所涉及的卷取装置应用于自动络纱机10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自动络纱机10使卷绕于筒状的筒管I的纱线2退绕并卷绕于卷取管3,从而以规定长度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遵从于图1以及图5所示的交叉箭头、与在各箭头的附近标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表示。自动络纱机10具备:保持供纱线2退绕的筒管I的喂纱部11 ;将从保持于喂纱部11的筒管I退绕的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卷取部12 ;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I的筒管供给部(筒管更换装置)13。上述各个部件11 13安装于自动络纱机10的机体14。在喂纱部11与卷取部12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自喂纱部11侧起依次配置有退绕辅助装置15、张力赋予装置16、接头装置17、清纱器18以及上蜡装置19,上述各个装置15 19也安装于机体14。退绕辅助装置15抑制因筒管I的绕纱量的减少而引起的退绕张力的上升,并对从筒管I退绕纱线2进行辅助。张力赋予装置16向行进的纱线2赋予规定的张力。接头装置17在喂纱部11用尽筒管I的纱线2而更换新的筒管I时、或利用清纱器18检测纱疵而切断纱线2时,对喂纱侧的纱线(下纱线)与卷取侧的纱线(上纱线)进行接头。上蜡装置19将蜡涂覆于纱线2。在接头装置17的上下设置有吸引捕捉喂纱部11侧的下纱线而向接头装置17引导的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3、以及吸引捕捉卷取部12侧的上纱线而向接头装置17引导的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4。这些引导部件23、24能够以前后方向的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更换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将从由该喂纱部保持的筒管退绕的纱线卷绕于卷取管的卷取部;以及向所述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所述筒管供给部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筒管从该纡库向所述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所述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支承所述纡库的基座的下部,并由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罩覆盖而成为封闭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0 JP 2011-2052731.种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管更换装置具备: 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 将从由该喂纱部保持的筒管退绕的纱线卷绕于卷取管的卷取部;以及 向所述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 所述筒管供给部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筒管从该纡库向所述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所述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支承所述纡库的基座的下部,并由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罩覆盖而成为封闭状。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由所述罩与所述基座划分的收纳部内,在所述罩形成有允许向所述驱动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通过的通口,在所述基座形成有允许所述纡库的旋转轴通过的通口,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通口之间的间隙由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隆,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