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载重拖车,特别是涉及低速、大负载的拖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载重拖车种类很多,车身一般是平板式,载物平面设置在车轮上方位置,货物装载的重心位置较高,有些拖车为了降低装载货物的重心,将车轮悬臂安装在车身外侧,又使得拖车宽度增大,载重能力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嵌车轮的斗式拖车,该拖车可以降低装载货物的重心,在减小车体宽度的同时提高载重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包括车身、车轮的内嵌车轮的斗式拖车中,车身的上平面内凹成斗型且后端敞开,车身两个外侧面中部靠后的位置内凹,两组以上的车轮组安装在车身两个外侧面的内凹位置上,每组车轮组由一个以上车轮各自以轮轴的两端为支点铰接在安装于车身两外侧内凹部分相对位置的两个支板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让车身两个内侧面与后端面的连接处为斜面,两个内侧面与连接后端面斜面的夹角为10° -3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让车身两个外侧面与前端面的连接处为斜面,两个外侧面与连接前端面斜面的夹角为20° -4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车身可以由金属型材、金属板材焊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身为斗状开口型,降低了装载货物的重心,方便了货物装运;车身两外侧内凹处双支点安装车轮组,在减小整车宽度的同时增加了车体强度和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车身(I)、车轮(2)内嵌车轮的斗式拖车,车身(I)的上平面内凹成斗型且后端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嵌车轮的斗式拖车,包括车身(1)、车轮(2),其特征是:车身(1)的上平面内凹成斗型且后端敞开,车身(1)两个外侧面中部靠后的位置内凹,两组以上的车轮组安装在车身(1)两个外侧面的内凹位置上,每组车轮组由一个以上车轮(2)各自以轮轴(3)的两端为支点铰接在安装于车身(1)两外侧内凹部分相对位置的两个支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平,焦育乐,李北海,张卫东,何飞,周笑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懋宸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