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631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包括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为一整体的连接卡扣,在所述卡扣本体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还包括断面成“C”形的侧围亮条,所述侧围亮条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配合,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卡扣的左端部设有一个X方向定位结构,该X方向定位结构呈燕尾形;在所述侧围亮条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并分别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X方向定位结构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能保证侧围亮条和后三角窗亮条之间没有面差,没有间隙,外观效果良好,使用后间隙不会变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汽车在追求卓越性能的同时,对外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大气豪华的外观特性,高档轿车通常会在侧门玻璃周圈加装不锈钢装饰亮条。如图1 (X方向指车身前后方向,Y方向指车身左右方向,Z方向为车身上下方向),车窗周圈亮条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前门外水切亮条11、后门外水切亮条12、原后三角窗亮条13和原侧围亮条14。原后三角窗亮条13和原侧围亮条14需要用一个连接卡15相对连接在一起,要求没有间隙和面差,外观形成一个整体。图2、图3是目前常见的连接卡15,由塑料材质注塑而成,和原后三角窗亮条13—起安装在原后三角窗之上,原侧围亮条14从前向后(X方向)插入连接卡15,和原后三角窗亮条13对接。连接卡15上有三个在Y方的定位结构151,有两个在Z方向的定位结构152,对原侧围亮条14进行定位,保证原侧围亮条14和原后三角窗亮条13之间没有面差。由于原侧围亮条断面呈C形的限制,原侧围亮条14只能从前向后(X方向)安装到连接卡15上,因此连接卡15在X方向没有定位,装配后原侧围亮条14和原后三角窗亮条13通常会存在间隙,使用一段时间后间隙会变大,影响亮条整体外观效果。因此,这种配合结构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它能保证侧围亮条和后三角窗亮条之间没有面差,没有间隙,外观效果良好,使用后间隙不会变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包括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为一整体的连接卡扣,在所述卡扣本体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还包括断面成“C”形的侧围亮条,所述侧围亮条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配合,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卡扣的左端部设有一个X方向定位结构,该X方向定位结构呈燕尾形;在所述侧围亮条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并分别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X方向定位结构对应配合。进一步,所述侧围亮条的两端呈圆角状,以便装配时容易的将侧围亮条沿Y方向按入连接卡扣。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其所述连接卡扣材质为塑料,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注塑为一整体。所述的连接卡扣安装在车身侧围上。侧围亮条上设有X方向的定位槽,定位槽和连接卡扣上X方向定位结构对齐,从上到下(Y方向)按入连接卡扣,侧围亮条被连接卡扣固定,和后三角窗亮条之间没有间隙和面差,形成良好的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优化了侧围亮条的断面,采用了从上到下(Y方向)按入连接卡扣的安装方式,在连接卡扣上增加了 X方向定位结构,所以定位牢靠,便于安装,保证侧围亮条安装后和三角窗亮条之间没有间隙,没有面差,在使用中,侧围亮条和后三角窗亮条之间的间隙不会变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安装示意图;图2为现有连接卡与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断面图;图4为本技术与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与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连接轴测图;图6为图4的A-A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包括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3为一整体的连接卡扣5,在所述卡扣本体中部偏左的部位(靠近侧围亮条4与三角窗亮条3重合卡接处)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还包括断面成“C”形的侧围亮条4,所述侧围亮条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配合;其改进点是:在所述连接卡扣5的左端部设有一个X方向定位结构53,该X方向定位结构呈燕尾形;在所述侧围亮条4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41,并分别与所述卡扣本体5上的X方向定位结构53对应配合。进一步,如图6表示,所述侧围亮条4的两端呈圆角状翻边42,以便装配时容易的将侧围亮条沿Y方向按入连接卡扣。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其所述连接卡扣5材质为塑料,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注塑为一整体。参见图4和图5,连接卡扣5上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设有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相比现有的连接卡,增加了呈燕尾形的X方向定位结构53。侧围亮条4两侧设有X方向的定位槽41,装配时,侧围亮条4上的定位槽41和连接卡扣5的定位结构53对齐,沿Y方向按入,保证侧围亮条4在X方向位置的准确,以便和后三角窗亮条3之间没有间隙,使用中间隙不会变大。参见图6,侧围亮条4的两端呈圆角状,以便装配时容易的将侧围亮条4沿Y方向按入连接卡扣5。连接卡扣5上的Y方向定位结构51确保了侧围亮条4相对连接卡扣5左右方向不可移动,从而保证了侧围亮条4在Y方向的位置;连接卡扣5上Z方向的定位结构52确保了侧围亮条4相对连接卡扣5上下方向不可移动,从而保证了侧围亮条4在Z方向的位置;侧围亮条4装配后在X、Y和Z三个方向都有定位,位置可靠,定位准确,保证了侧围亮条4和后三角窗亮条3之间没有间隙和面差。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包括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3)为一整体的连接卡扣(5),在所述卡扣本体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还包括断面成“C”形的侧围亮条(4),所述侧围亮条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配合,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卡扣(5)的左端部设有一个X方向定位结构(53),该X方向定位结构呈燕尾形;在所述侧围亮条(4)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41),并分别与所述卡扣本体(5)上的X方向定位结构(53)对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围亮条(4)的两端呈圆角状翻边(4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卡扣(5)材质为塑料,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注塑为一整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包括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为一整体的连接卡扣,在所述卡扣本体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还包括断面成“C”形的侧围亮条,所述侧围亮条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配合,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卡扣的左端部设有一个X方向定位结构,该X方向定位结构呈燕尾形;在所述侧围亮条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并分别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X方向定位结构对应配合。本技术它能保证侧围亮条和后三角窗亮条之间没有面差,没有间隙,外观效果良好,使用后间隙不会变大。文档编号B60R13/04GK202923529SQ201220643550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豆红斌, 包永亮, 孙莹, 张治 , 王建飞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和侧围亮条的配合结构,包括与汽车后三角窗及后三角窗亮条(3)为一整体的连接卡扣(5),在所述卡扣本体中部偏左的部位设有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还包括断面成“C”形的侧围亮条(4),所述侧围亮条与所述卡扣本体上的三个Y方向定位结构(51)和两个Z方向定位结构(52)配合,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卡扣(5)的左端部设有一个X方向定位结构(53),该X方向定位结构呈燕尾形;在所述侧围亮条(4)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41),并分别与所述卡扣本体(5)上的X方向定位结构(53)对应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红斌包永亮孙莹张治王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