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包括天窗运动机构,所述天窗运动机构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水道机构,所述水道机构用于天窗中水的流动,其中,所述述天窗运动机构包括运动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运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运动结构带动所述支撑机构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运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一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天窗运动机构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水道机构的水道底座连接。旨在解决天窗起翘状态下受力较少,容易发生装置的毁损以及因此造成的在天窗关闭状态下大幅度震颤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天窗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天窗运动连接机构用来实现天窗的开启和关闭或其它使用状态,一般的天窗运动机构主要包括水道机构和天窗运动机构两大部分,其中,水道机构设置有水道,以便于汽车天窗中的积水的及时排出;另外,在天窗运动机构主要用于实现天窗的开启或关闭等各种状态,其中,水道机构和天窗运动机构主要通过ー连接结构实现连接以及运动的同步性。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机构大多是一端与水道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ー卡座干天窗运动机构的远离水道机构的一端连接,该种连接机构所需要的连接装置的长度较长,另外,在天窗起翘状态下的其受力点较少,在连接装置和天窗运动机构之间不存在受力点,容易造成天窗在关闭时发生较大幅度的震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ー种g在解决天窗起翘状态下受カ较少,容易发生装置的毁损以及因此造成的在天窗关闭状态下大幅度震颤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包括天窗运动机构,所述天窗运动机构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水道机构,所述水道机构用于天窗中水的流动,其中,所述述天窗运动机构包括运动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运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连接,所述运动结构带动所述支撑机构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运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ー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天窗运动机构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水道机构的水道底座连接。上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槽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以垂直于所述卡槽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卡槽ー侧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固定于所述卡槽之中,所述固定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天窗运动机构的前端。上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滑动底座和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的底端与所述滑动底座连接,所述升降部件的前端为ー凸起,所述凸起与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第一滑槽相适配,所述凸起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沿着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技术)。上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的前端安装有ー加强件,所述固定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加强件上。上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ー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卡扣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侧面,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匹配,所述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上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杆包括前段,后段和连接段,所述前段为顶端向内弯折的L型,所述后段为一平直的L型,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呈钝角角度连接,且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竖直一端朝向同一方向。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減少零部件数量、零部件轻量化、装配エ艺简单化。第二,可消除现有产品存在的正反转声响。第三,可降低关闭车门时气压造成天窗玻璃颤动、运动机构强度不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运动机构強度优势。第四,零件装车及售后可更换,可更换单件,避免了水道连杆损坏需更换天窗总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起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起翘状态下的有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包括天窗运动机构1,该天窗运动机构I可以在水平滑动,实现天窗的开启和关闭,另外该天窗机构I还可以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天窗向上开启;还包括一水道机构4,该水道机构4用于天窗中水的流动,并且该水道机构4的底部设水道底座41,该水道底座41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在导轨上滑动。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窗运动机构I包括运动构件2和支撑结构3,该运动机构2与支撑结构3滑动连接,该运动构件2安装在导轨(图中未标示)上,该运动构件2可以在导轨上前后滑动,进而运动构件2带动支撑机构3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运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运动构件2包括滑动底座21和升降部件22,该升降部件22的底端与滑动底座21连接;另外,该升降部件22的前端为ー凸起4,并且该凸起4与位干支撑结构3上的第一滑槽31相适配,凸起4安装在第一滑槽31中,沿着第一滑槽31滑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3包括一支撑板32,该支撑板32卡扣安装干支撑结构3的侧面,该支撑板32的形状与支撑结构3上的其待安装的位置相适配,具体地,在支撑板3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3,该第二滑槽33与第一滑槽31相匹配,安装中,第二滑槽33与第一滑槽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将凸起4插入安装在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3中。通过该支撑板32可以加强支撑结构3的支撑强度,并且,该支撑板32活动安装在支撑结构3上,当支撑板32的磨损严重时,可以直接将支撑板32从支撑结构3上取下进行更换,通过支撑板32上的第二滑槽33可以支撑凸起4的运动,从而可以减少对整个结构3的更换频率。进ー步地,如图2中所示,本技术还包括连接杆5,该连接杆5的前端通过ー固定件6安装在天窗运动机构I的前端,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固定件6包括卡槽61和固定端62,该固定端62与卡槽61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设置,例如,该固定端62可以以垂直于卡槽61的方式固定在卡槽61 —侧的前端;并且该卡槽61固定卡设在连接杆5的前端的外周,然后将固定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天窗运动机构I的前端。该连接杆5的后端与水道机构4的水道底座41连接。如图3中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3的前端安装有ー加强件34,上述的固定件6的固定端62安装在加强件34上。实施中,该加强件34由包胶模具制造形成,该加强件34具有一定的弾性,能够增强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5包括前段51,后段53和连接段52,其中该前段51为顶端向内弯折的L型,后段53为一平直的L型,连接段52的两端分别与前段51和后段53呈钝角角度连接,且前段51和后段53竖直一端朝向同一方向。通过本技术的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改善后的天窗起翘状态受力点更多,具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并且在关闭车门时天窗玻璃后端位置上下颤动量减小。另外,本技术中的连接杆51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其长度缩短,減少了成本耗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包括天窗运动机构和水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述天窗运动机构包括运动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运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连接;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一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天窗运动机构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水道机构的水道底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包括天窗运动机构和水道机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述天窗运动机构包括运动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运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连接; 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ー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天窗运动机构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水道机构的水道底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槽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以垂直于所述卡槽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卡槽ー侧的前端;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固定于所述卡槽之中,所述固定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天窗运动机构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窗运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滑动底座和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的底端与所述滑动底座连接,所述升降部件的前端为ー凸起,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