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可连续产生滴液的滴液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93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可连续产生滴液的滴液嘴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柱的上端设置有模具芯,模具芯内设置有一个上宽下窄的孔,模具芯的内孔壁上连接有模具头A,模具头A的外壁与模具芯的内孔壁之间存在空隙,固定模块B上设置有十个模具孔,模具孔内设置有模具头B,模具芯对应插入到固定模块B上面的模具孔内,固定模块B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导流孔,模具孔之间设置有十字形的导流槽,导流槽与导流孔相通,运动模块A的下面设置有底座,运动模块B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导通针,运动模块A上四个角处还分别设置有平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滴眼剂瓶用滴液嘴可使药液一滴一滴的滴落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浪费现象,也避免了因药液使用过量给患者带来的负面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可连续产生滴液的滴液嘴模具,应用于制造滴眼剂瓶上的滴液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所用到的滴眼剂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浪费严重及患者使用量的控制失误等现象,由于滴液嘴内的滴液孔为直通孔,在操作过程中,稍一用力药液就会产生直线状喷流,给患者造成不适感觉,同时不好控制用量,用量不足使得效果差,超量时一是造成滴眼液的浪费,二是用量过大可能引发不适,带来副作用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面伤害及后果。因此要想减少以上浪费现象和负面伤害,就要改变滴液嘴的结构,想改变滴液嘴的结构那么制造这种滴液嘴的模具就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可连续产生滴液的滴液嘴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底座、活动块、支撑块、螺栓、运动模块A、运动模块B、固定模块A、固定模块B、模块压盖、模具柱、模具芯、模具孔、模具头A、模具头B、导流槽、导流孔、导通针、平衡柱、平衡孔、进液口、降温循环管,其中由底座、活动块、支撑块、螺栓、运动模块A、运动模块B、固定模块A组成动模块,由固定模块B和模块压盖组成静止模块,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造可连续产生滴液的滴液嘴模具,包括底座(1)、活动块(2)、支撑块(3)、螺栓(4)、运动模块A(5)、运动模块B(6)、固定模块A(7)、固定模块B(8)、模块压盖(9)、模具柱(10)、模具芯(11)、模具孔(12)、模具头A(13)、模具头B(14)、导流槽(15)、导流孔(16)、导通针(17)、平衡柱(18)、平衡孔(19)、进液口(20)、降温循环管(21),其中由底座(1)、活动块(2)、支撑块(3)、螺栓(4)、运动模块A(5)、运动模块B(6)、固定模块A(7)组成动模块,由固定模块B(8)和模块压盖(9)组成静止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具柱(10)的上端设置有模具芯(11)...

【技术特征摘要】
1.关于制造可连续产生滴液的滴液嘴模具,包括底座(I)、活动块(2)、支撑块(3)、螺栓⑷、运动模块A (5)、运动模块B (6)、固定模块A (7)、固定模块B⑶、模块压盖(9)、模具柱(10)、模具芯(11)、模具孔(12)、模具头A(13)、模具头B(14)、导流槽(15)、导流孔(16)、导通针(17)、平衡柱(18)、平衡孔(19)、进液口(20)、降温循环管(21),其中由底座(I)、活动块(2)、支撑块(3)、螺栓(4)、运动模块A (5)、运动模块B (6)、固定模块A (7)组成动模块,由固定模块B (8)和模块压盖(9)组成静止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具柱(10)的上端设置有模具芯(11),模具芯(11)内设置有一个上宽下窄的孔,模具芯(11)的内孔壁上连接有模具头A(13),模具头A(13)的外壁与模具芯(11)的内孔壁之间存在空隙,模具柱(10)的下端设置在运动模块A (5)上,运动模块A (5)的上面设置有运动模块B ¢),运动模块B (6)的上面设置固定模块A(7),固定模块A(7)的上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满
申请(专利权)人:冀州市吉星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