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266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该套筒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有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相适配的端部开口、与活弯中中间弯曲部相适配的容腔、与驱动装置相适配的接口;端部开口设置在本体的一端,且端部开口与容腔相通;接口设置在本体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活弯与管路的连接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管件螺纹的紧固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
技术介绍
管接件用于金属管路的布局和连接,广泛应用于铁路、船舶、工业和建筑的液体和气体的传输管路。管接件中的活弯(弯头)用于管路转弯,标准件为90度。活弯(弯头)的形状如图1所示,包括两端连接部11和中间弯曲部12,自动工具的工作头及匹配的套筒无法直接使用,长期以来活弯(弯头)与管路的连接都采用手工作业,这种作业方式的缺点是: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螺纹的紧固力矩取决于操作者的体力大小和疲劳状况,紧固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该套筒能提高活弯与管路的连接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管件螺纹的紧固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有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相适配的端部开口、与活弯中中间弯曲部相适配的容腔、与驱动装置相适配的接口 ;端部开口设置在本体的一端,且端部开口与容腔相通;接口设置在本体的另一端。本技术中,端部开口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为间隙配合。在本体上位于容腔处设有定心结构。本技术能提高活弯与管路的连接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管件螺纹的紧固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管接件中活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本技术所述的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见图2和图3,该套筒包括本体4,在本体4上设有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相适配的端部开口 1、与活弯中中间弯曲部相适配的容腔2、与驱动装置相适配的接口 3 ;端部开口 I设置在本体4的一端,且端部开口 I与容腔2相通;接口 3设置在本体4的另一端。端部开口为U型状,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为间隙配合。容腔的尺寸与活弯的宽度相配合,为间隙配合。在本体上位于容腔处设有定心结构5。定心结构的尺寸与活弯的直径相配合,为间隙配合。接口 3连接驱动装置。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I)操作时用手将活弯拧在管件上。(2)将弯头的一端连接部放在套筒的端部开口,中间弯曲部放在容腔中,定心。(3)将需连接的管接件固定。(4)接口连接驱动装置。(5)由电动(或气动、液压)机械(或扳手)驱动套筒旋转,套筒带动活弯(弯头)旋转,紧固活弯与管件的螺纹,实现活弯与管件的有效连接,并通过自动机械的力矩控制装置可控制螺纹的紧固力矩。(6)紧固完成后按装入活弯(弯头)的逆顺序拿出活弯(弯头)。本技术能提高活弯与管路的连接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管件螺纹的紧固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包括本体(4),在本体(4)上设有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相适配的端部开口(1)、与活弯中中间弯曲部相适配的容腔(2)、与驱动装置相适配的接口(3);端部开口(1)设置在本体(4)的一端,且端部开口(1)与容腔(2)相通;接口(3)设置在本体(4)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来安装管接件中活弯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包括本体(4),在本体(4)上设有与活弯中两端连接部相适配的端部开口(I)、与活弯中中间弯曲部相适配的容腔(2)、与驱动装置相适配的接口(3);端部开口(I)设置在本体(4)的一端,且端部开口(I)与容腔(2 )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久军杨战民曾九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