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261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用于辅助定位并保证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孔K1与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该装置包括:定位套,其具有中空凸台,中空凸台外径与气缸体上的孔K2相适配;定位套通过第一螺栓紧固在气缸体上;飞轮壳定位杆,其安装在飞轮壳上的孔K1内,具有杆部和定位凸台,杆部插装在定位套的中空凸台的孔中且定位凸台抵接在定位套的外侧;飞轮壳定位杆通过第二螺栓紧固在气缸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保证飞轮壳上的孔K1对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能够稳定合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发动机飞轮壳安装时,保证飞轮壳上Φ174Η7孔与气缸体上Φ43Η7孔的同轴度的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制造要求高才能保证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如图1、图2所示的飞轮壳上的孔Kl (Φ174Η7)与气缸体上的孔K2 ( Φ43Η7),需要在飞轮壳和气缸体两个零件装配完成后使得Φ174Η7对Φ43Η7同轴度保证为Φ0.05。现有的装配方法是通过把一个Φ 12定位圆销Xl和一个Φ 12定位菱销X2装在气缸体上,两个定位销孔的孔距LI为230mm,且其连线在水平方向上。孔K1、孔K2同轴,这两个孔与定位菱销X2孔的垂直孔距L2为315mm,这两个孔与定位菱销X2孔的水平孔距L3为190mm。用这两个定位销定位安装飞轮壳,飞轮壳安装完成后检测Φ174Η7孔Kl对Φ43Η7孔K2的同轴度。即使机加工能保证Φ 174H7孔Kl对Φ43Η7孔K2的同轴度Φ0.05,到了装配环节按上述方法重新装配飞轮壳后,同轴度也会变差,满足不了后续零件的装配。现有装配技术不能稳定保证在重复装配后Φ 174H7孔Kl对Φ43Η7孔K2的同轴度Φ0.05合格,主要原因如下:两个定位销X1、X2装在气缸体2上后与Φ43Η7孔K2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但两个定位销距离Φ43Η7孔K2比较远,由于飞轮壳上的定位孔与两个定位销为过渡或间隙配合。重复装配时,飞轮壳上的定位孔与定位销的定位精度无法保证飞轮壳Φ174Η7孔Kl对气缸体上Φ43Η7孔K2的同轴度在要求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辅助定位装置及相应的定位方法,在装配时可弥补飞轮壳和气缸体的相应同轴孔Kl和K2的同轴度,可有效减少飞轮壳与气缸体之间的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用于辅助定位并保证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孔Kl与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该装置包括:定位套,其具有中空凸台,中空凸台外径与气缸体上的孔K2相适配;定位套通过第一螺栓紧固在气缸体上;飞轮壳定位杆,其安装在飞轮壳上的孔Kl内,具有杆部和定位凸台,杆部插装在定位套的中空凸台的孔中且定位凸台抵接在定位套的外侧;飞轮壳定位杆通过第二螺栓紧固在气缸盖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栓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均为M12螺栓;第二螺栓数量可以为一个’且为MlO螺栓。上述技术方案中,飞轮壳上的孔Kl为Φ174Η7 ;气缸体上的孔K2为Φ43Η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辅助定位方法,用于保证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孔Kl与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定位套上的中空凸台插装在气缸体上的孔K2中,并用第一螺栓将定位套紧固在气缸体上;将飞轮壳定位杆装入飞轮壳上的孔Kl中,并使得飞轮壳定位杆的杆部插装在中空凸台的孔内,同时飞轮壳定位杆的定位凸台与定位套的外侧相抵接,用第二螺栓将飞轮壳定位杆紧固在气缸盖上;将定位圆销Xl和定位菱销X2敲入相应的定位孔中实现定位;在按工艺要求紧固飞轮壳和气缸体后,依次拆卸飞轮壳定位杆和定位套,从而完成飞轮壳的定位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应用此辅助定位装置辅助定位方法进行装配后,飞轮壳上的孔Kl对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能够稳定保证合格。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飞轮壳与气缸体装配位置正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飞轮壳与气缸体装配位置侧视图(局部剖视);图3是本技术辅助定位装置的零件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辅助定位装置安装后的侧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飞轮壳,2-气缸体,Kl-飞轮壳上的孔,K2-气缸体上的孔,Xl-定位圆销,X2-定位菱销,L1-两定位销的水平孔距,L2-K1、K2与定位菱销的垂直孔距,L3-K1、K2与定位菱销的水平孔距;3-辅助定位装置,31-定位套,311-中空凸台,32-飞轮壳定位杆,321-杆部,322-定位凸台,33-M12螺栓,34-M10螺栓,4-销孔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辅助定位装置用于保证飞轮壳上的孔Κ1( Φ 174H7)与气缸体上的孔Κ2(Φ43Η7)的同轴度,保证在飞轮壳和气缸体两个零件装配完成后使得Φ174Η7对Φ43Η7同轴度保证在Φ0.05以内。如图3、4所示,该辅助定位装置3包括定位套31和飞轮壳定位杆32,安装时通过两个Ml2螺栓33将定位套31紧固在气缸体2上,定位套31上设有定位用的中空凸台311,安装时将中空凸台311插入气缸体上的孔Κ2并紧固。飞轮壳定位杆32具有杆部321和定位凸台322,安装时杆部321插入定位凸台311的中空部位,同时定位凸台322对定位套31形成抵接,再通过一个MlO螺栓34将飞轮壳定位杆32紧固在气缸盖上。下面详细说明应用本技术辅助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的方法:先将定位套31的中空凸台311装入气缸体Φ43Η7孔(即气缸体上的孔Κ2)内,用两个Μ12螺栓33紧固在气缸体2上;再将飞轮壳定位杆32装入飞轮壳Φ 174Η7孔(即飞轮壳上的孔Kl)内,此时飞轮壳定位杆32的杆部321插入中空凸台311中,同时飞轮壳定位杆32的定位凸台322抵接在定位套31的外侧,再用MlO螺栓34把飞轮壳定位杆32紧固在气缸盖上;然后将Φ 12定位圆销X1、Φ 12定位菱销Χ2轻轻敲入飞轮壳的定位孔和气缸体的定位孔内达到定位作用;用螺栓按工艺要求紧固飞轮壳和气缸体后,拆卸两个Μ12螺栓33和MlO螺栓34,分别拆除飞轮壳定位杆32、定位套31,从而完成飞轮壳的装配。本技术通过应用此辅助定位装置进行装配后,飞轮壳上的孔Kl对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能够稳定保证合格。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用于辅助定位并保证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孔(K1)与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套,其具有中空凸台,所述中空凸台外径与所述气缸体上的孔(K2)相适配;所述定位套通过第一螺栓紧固在气缸体上;飞轮壳定位杆,其安装在所述飞轮壳上的孔(K1)内,具有杆部和定位凸台,所述杆部插装在所述定位套的中空凸台的孔中且所述定位凸台抵接在所述定位套的外侧;所述飞轮壳定位杆通过第二螺栓紧固在气缸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用于辅助定位并保证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孔(Kl)与气缸体上的孔(K2)的同轴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套,其具有中空凸台,所述中空凸台外径与所述气缸体上的孔(K2)相适配;所述定位套通过第一螺栓紧固在气缸体上; 飞轮壳定位杆,其安装在所述飞轮壳上的孔(Kl)内,具有杆部和定位凸台,所述杆部插装在所述定位套的中空凸台的孔中且所述定位凸台抵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黄翃修宁琨刘伟琨黄进成潘韦周邱建春熊明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