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优化校直辊性能的校直辊表面复合工艺。通常轧钢过程中使用的校直辊,常采用高合金钢制作。这种校直辊由于辊子整体采用高合金钢制作,因此其加工费用昂贵,成本高,可修复次数少,并且每次修复都会减少校直辊的几何尺寸,同时在修复校直辊的热处理中,其温度较高,易使其产生裂纹或炸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直辊表面修复工艺。它对普碳钢校直辊表面进行复合,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能优化校直辊的性能,校直辊几何尺寸还原好,在生产和热处理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的特点。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基体的机加工后,预热230~280℃,保温2~3小时;堆焊并使堆焊层面为三层以上;在540~560℃下保温4~5小时,做均质和消除应力热处理后,以不大于30℃/小时的速度缓冷至室温。校直辊基体材料采用普碳钢。堆焊过程中,用控制校直辊转速的方法控制焊道重叠量和焊速,使校直辊表面堆焊后的加工余量<1.5mm。堆焊时,当校直辊基材的含碳量>0.55%时,先在基体上堆焊低碳钢过度层。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普碳钢基体表面堆焊合金钢,合金钢的用量相对整体采用高合金钢的校直辊大大减少,因此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本专利技术校直辊修复时每次只需再堆焊其表面层,即可修复到原设计几何尺寸,可减少调整校直机的工作量。由于校直辊的基材为普碳钢,较整体为合金的校直辊强度低、韧性好、热处理温度低,不易产生裂纹或炸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堆焊后的校直辊过钢量大于未复合校直辊,其使用寿命长。如上所述复合校直辊的性能更加优化。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1.堆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校直辊表面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1.1.将基体经机加工后,预热230~280℃,保温2~3小时;1.2.堆焊,并使堆焊层面为三层以上;1.3.在540~560℃下保温4~5小时,做均质和消除应力热处理后,以不大于30℃/小时 的速度缓冷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强,马联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