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去除NO的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34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去除NO的反应器,其包括高压电极、石英管、低压电极、石英砂芯、固定套、进气口、出气口、交流高压电源、橡胶塞,当施加在高压电极上的交流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和频率时,在石英管和高压电极之间的气体被击穿从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剂填充于石英砂芯上方的等离子体区域,当含有NO的气体污染物通过进气口进入反应器后可在等离子体和催化剂的协同下分解脱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等离子体反应和催化反应发生在同一区域,可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反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去除NO的反应器,属于低温等离子体去除NO领域。
技术介绍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结合了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和催化反应的优点,既有等离子体能量和活性高的特点,又具有催化剂选择性强的优点。同时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在处理气体污染物方面存在能耗低、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介质阻挡放电是较为常用的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介质阻挡放电均匀稳定、操作方便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介质阻挡放电能够在IO4-1O6Pa高气压和50Hz至IMHz宽频率范围内工作。常见的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有针-板式、板-板式、线-管式和管-管式,其中管-管式反应器由于其结构简单、工作环境适应性强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反应器为“两段式”,即气体污染物先通过等离子体区域,气体污染物经过等离子体活化的再通过催化剂区域进行催化反应。中国专利CN101773780A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氧化NO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其装置由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和催化剂固定床反应器串联组成。该技术首先将含有NO的气体通过等离子体区域对气体进行活化,再将气体通过氧化催化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去除NO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为同轴管?管式反应器,其包括高压电极(1)、石英管(2)、低压电极(3)、石英砂芯(4)、固定套(5)、进气口(6)、出气口(7)、交流高压电源(8)、橡胶塞(9),高压电极(1)通过固定套(5)和橡胶塞(9)安装固定在石英管(2)内,石英砂芯(4)固定于石英管(2)内,并设置在高压电极(1)的一端,低压电极(3)设置在石英管(2)外,进气口(6)和出气口(7)分别设置在石英管(2)两端,交流高压电源(8)分别与高压电极(1)和低压电极(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去除NO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为同轴管-管式反应器,其包括高压电极(I)、石英管(2)、低压电极(3)、石英砂芯(4)、固定套(5)、进气口(6)、出气口(7)、交流高压电源(8)、橡胶塞(9),高压电极(I)通过固定套(5)和橡胶塞(9)安装固定在石英管(2)内,石英砂芯(4)固定于石英管(2)内,并设置在高压电极(I)的一端,低压电极(3)设置在石英管(2)外,进气口(6)和出气口(7)分别设置在石英管(2 )两端,交流高压电源(8 )分别与高压电极(I)和低压电极(3 )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龙王建根易红宏李凯向瑛彭潇马洁云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