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34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尾气破坏罐(2),尾气破坏罐(2)外围设有蒸汽加热层(7)。所述蒸汽加热层(7)底部设有蒸汽进口(8),上部设有蒸汽出口(9)。所述蒸汽加热层(7)底部还设有疏水器(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使饱含臭氧的富氧尾气经加温后成为不含臭氧的尾气,流程简单、造价低廉、高效率,具备可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适合各种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的尾气无害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臭氧转化为氧气的破坏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水处理按照工段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废水中某些污染物无法通过生物法去除,需要进行深度处理。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eV。用臭氧处理废水的方法叫臭氧化法,属于化学氧化法的一种。在国外,臭氧己经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快速有效地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除去水中的异味。臭氧还被用来处理工业废水,能有效除去废水中的许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降低水的BOD和C0D,并对脱色、除臭、杀菌有显著效果。臭氧化法和生化法、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其氧化能力强,净化效果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废水中的污染物降低到允许排放浓度,还能消除废水中致癌性的卤代有机物前体,将污染物降解为毒性小或无毒害的物质,工艺简单、安全可靠、不产生二次污染。国内外在臭氧用于处理饮用水和废水的研究方面一直非常活跃,从臭氧单独氧化发展到高级氧化过程。这些技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加快了臭氧氧化反应的速率。然而,多数的臭氧吸收过程是由臭氧分子在水中的扩散过程控制或扩散和反应同时控制的过程。由于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的臭氧质量浓度很高,利用后臭氧气体中仍然会残留相当浓度的臭氧,如不有效处理直接外排,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影响操作人员安全。目前已采用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主要有臭氧热力破坏和催化破坏两种。然而普通的热力破坏装置存在大量消耗能源的缺点,且尾气排放时温度很高,易造成新的热污染。催化破坏装置的不足之处是除湿效果差,催化剂易中毒、受潮失效,处理臭氧尾气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针对臭氧尾气处理问题,CN2260891Y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加热的尾气催化破坏装置,给出了相应的操作方法。由于该工艺采用直接电加热的方式,富氧状态的尾气和电加热管直接接触,不但耗电量大,还留下了富氧气体中电打火的安全隐患。CN102631829A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加热型臭氧尾气破坏装置,相比较之前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电耗,但仍然存在富氧气体中电打火的安全隐患。另外,这些方法采用的风机均为要求防爆型,同时存在电机电打火和叶轮机械打火的隐患。现有配套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氧化装置采用的尾气破坏装置,往往采用电加热方式结合催化剂的作用,将臭氧分子转化为氧分子。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往往产生于氧气源,经废水利用后,气体一般为富氧状态,直接电加热富氧介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开发更加安全可靠的尾气破坏装置以配套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臭氧氧化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尾气破坏装置,可使饱含臭氧的富氧尾气经加温后成为不含臭氧的尾气,流程简单、造价低廉、高效率,具备可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适合各种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包括尾气破坏罐,所述尾气破坏罐外围设有蒸汽加热层。本技术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方式对臭氧尾气进行热化,消除了电打火导致富氧介质的爆鸣或者爆炸隐患。本技术通过蒸汽加热层对尾气破坏罐中的温度进行控制,将罐内温度控制在5(T200°C,将臭氧分子转化为氧分子。本技术主要改进点在于通过尾气破坏罐外围的蒸汽加热层对臭氧进行间接加热,臭氧破坏罐的具体结构、蒸汽进出口、尾气进出口等的设计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本技术并无特殊限制。本技术所述蒸汽加热层底部设有蒸汽进口,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自蒸汽进口进入尾气破坏罐外围设置的蒸汽加热层,蒸汽自下而上对尾气破坏罐进行加热,自蒸汽出口排出蒸汽加热层。本技术所述蒸汽加热层底部还设有疏水器。疏水器的作用在于定期排放蒸汽加热层内的积水,保证蒸汽对尾气破坏罐的加热效果,使罐内温度稳定在5(T200°C。本技术所述疏水器位于蒸汽进口下方,最优选设置于蒸汽加热层的最底部,这种设计能够将蒸汽加热层内的积水进行定期、彻底排放。本技术所述尾气破坏罐内部设有催化剂部件。所述催化剂部件中盛装有用于臭氧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具体选择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现有技术中获知,本技术不再赘述。本技术所述催化剂部件上方设有尾气进气口,下方设有与防爆风机连接的连接管。臭氧尾气自尾气进气口进入尾气破坏罐,与催化剂自上而下接触反应,处理合格的尾气经连接管通过防爆风机由排气管排入大气。本技术所述尾气进气口位于蒸汽出口的下方。本技术所述尾气破坏罐的底部设有排水阀,避免尾气中的水分在尾气破坏罐中积累。臭氧尾气自尾气进气口进入尾气破坏罐,与催化剂自上而下接触反应,处理合格的尾气经连接管通过防爆风机通过排气管排入大气,为避免尾气中的水分在尾气破坏罐中积累,通过排水阀定期将积水排至罐外。本技术尾气破坏罐的操作温度为5(T200°C,由蒸汽加热装置控制,蒸汽自蒸汽进口进入尾气破坏罐外围设置的蒸汽加热层,蒸汽自下而上加热尾气破坏罐,自蒸汽出口排出蒸汽加热层,蒸汽加热层通过疏水器定期排放层内积水。与已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装置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相比电加热方式更加安全可靠;2)系统不受仪表准确测量限制,运行稳定;3)装置采用蒸汽间接加热,并采用防爆风机,消除了电打火导致富氧介质的爆鸣或者爆炸隐患;4)操作简单,仅需对防爆离心风机进行简单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蒸汽加热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示意图。其中:1_尾气进气口 ;2_尾气破坏罐;3_催化剂部件;4_连接管;5-防爆风机;6-排气管;7-蒸汽加热层;8_蒸汽进口 ;9_蒸汽出口 ;10_疏水器;11-排水阀。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包括尾气破坏罐2,所述尾气破坏罐2外围设有蒸汽加热层7。所述蒸汽加热层7底部设有蒸汽进口 8,上部设有蒸汽出口 9。所述蒸汽加热层7底部还设有疏水器10。所述疏水器10位于蒸汽进口 8下方。所述尾气破坏罐2内部设有催化剂部件3。所述催化剂部件3上方设有尾气进气口 I,下方设有与防爆风机5连接的连接管4。所述尾气进气口 I位于蒸汽出口 9的下方。所述尾气破坏罐2的底部设有排水阀11。在工作过程中,来自催化氧化塔的尾气由尾气进气口 I进入尾气破坏罐2,与催化剂部件3中的催化剂发生催化反应,将臭氧催化为氧气后,经连接管4通过防爆风机5由排气管6排入大气。为了避免尾气中的水分在尾气破坏罐I中积累,通过排水阀11定期将积水排至罐外。在催化过程中,蒸汽由蒸汽进口 8进入尾气破坏罐2外围的蒸汽加热层7,对尾气进行加热,最后由蒸汽出口 9排出。蒸汽加热层7内积累的凝结水由疏水器10外排。本技术采取温度仪表连锁控制蒸汽的压力、温度和流量,保持尾气破坏罐内温度为50 200。。。申请人:声明,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详细结构特征以及处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包括尾气破坏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破坏罐(2)外围设有蒸汽加热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包括尾气破坏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破坏罐(2)外围设有蒸汽加热层(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层(7)底部设有蒸汽进口(8),上部设有蒸汽出口(9)。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层(7)底部还设有疏水器(10)。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器(10)位于蒸汽进口(8)下方。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李玉平刘永胜贺荣华谢学双王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