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兆丰专利>正文

一种密闭式负压血肿引流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88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密闭式负压血肿引流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内置双腔引流管(13),壳体(6)连接抽吸泵(7)的抽吸口(11);所述双腔引流管(13)外腔(17)为硬通道,内腔(16)为软通道,且内腔(16)长于外腔(17),外腔(17)内侧构成血肿流出道(12);双腔引流管(13)一端内腔引出壳体(6),内腔开口端设置为具有单向活瓣(8)的注液口(9);双腔引流管(13)另一端外腔(17)和内腔(16)均引出壳体(6),且内腔(16)该端设有单向活瓣(4)。该引流仪能够实现颅内亚低温治疗与血肿引流的同步化,且使引流效率更高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用密闭式负压血肿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逐步改善,脑出血越来越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年发病率0.01-0.03%,占脑卒中患者的10 - 15%,亚洲发病率更高。高血压病血压控制欠佳、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 angiopathy, CAA)及抗凝溶栓药物广泛使用使得脑出血发病率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脑出血后I月内病死率超过40%,幸存者多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失,造成巨大经济及社会负担。脑出血后局部机械性占位效应致脑组织变形移位,诱发系列病理级联过程。出血后I小时,神经组织机械损伤,局部血流量减少甚至缺血。最初4小时损伤由血肿直接作用造成,而随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物质(谷氨酸,钙内流等),进一步加重神经组织损害。局部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代谢紊乱及血流量减少是脑出血后最显著病理特征。凝血及血红蛋白降解产物,尤其是凝血酶参与导致继发性脑损伤,神经组织肿胀凋亡甚至坏死。约73%患者出血在3小时内继续增大,更有35%患者伴有显著血肿增加,部分血肿增大发生在出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式负压血肿引流仪,包括壳体(6),其特征是:所述壳体(6)内置双腔引流管(13),壳体(6)连接抽吸泵(7)的抽吸口(11);所述双腔引流管(13)外腔(17)为硬通道,内腔(16)为软通道,且内腔(16)长于外腔(17),外腔(17)内侧构成血肿流出道(12);双腔引流管(13)一端内腔引出壳体(6),内腔开口端设置为具有单向活瓣(8)的注液口(9);双腔引流管(13)另一端外腔(17)和内腔(16)均引出壳体(6),且内腔(16)该端设有单向活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负压血肿引流仪,包括壳体(6),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置双腔引流管(13),壳体(6)连接抽吸泵(7)的抽吸口(11);所述双腔引流管(13)外腔(17)为硬通道,内腔(16)为软通道,且内腔(16)长于外腔(17),外腔(17)内侧构成血肿流出道(12);双腔引流管(13) —端内腔引出壳体(6),内腔开口端设置为具有单向活瓣(8)的注液口(9);双腔引流管(13)另一端外腔(17)和内腔(16)均引出壳体(6),且内腔(16)该端设有单向活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负压血肿引流仪,其特征是:所述注液口(9)设置为活塞注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兆丰娄建锋王亚琼
申请(专利权)人:陆兆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