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87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集瓶,包括开关阀、内胆体及外瓶,内胆体包括胶合为一体的瓶盖及内瓶,瓶盖覆盖内瓶的开口,瓶盖设有与内瓶相通的吸气口,瓶盖连有用于盖住吸气口的第一封盖,瓶盖的上端面设有开关阀套;内瓶置于外瓶中,瓶盖密封地覆盖外瓶的上端,内瓶与外瓶之间留有空隙;开关阀套与瓶盖之间设有第一抽吸通道和第二抽吸通道,第一抽吸通道连通内瓶与开关阀套,第二抽吸通道连通空隙与开关阀套;开关阀设有抽气口和第一通口,开关阀的外壁上设有圆周凹槽,圆周凹槽内设有第二通口,抽气口与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相通;开关阀插入开关阀套中,开关阀的圆周凹槽连通第二抽吸通道,第一通口连通或切断第一抽吸通道。收集瓶的使用成本偏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瓶。
技术介绍
中国公开了的申请号为200720074917.1、名称为多功能医用负压调节器的技术在其附图10中给出了依次连通的多功能医用负压调节器、溢流保护杯和单层的收集瓶,具体是,多功能医用负压调节器的进口与溢流保护杯的出口连通,溢流保护杯的进口与收集瓶的出口连通;这三个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多功能医用负压调节器的出口连有抽吸装置,收集瓶的进口连于患者,抽吸装置开始工作,使得多功能医用负压调节器、溢流保护杯和收集瓶的内部形成负压,患者的液态物会被抽进收集瓶进行收集;其中,溢流保护杯是防止收集瓶的液体过多溢出而流进多功能医用负压调节器及抽吸装置,由于从收集瓶流出的空气中会带有液体,因此,溢流保护杯都会设有过滤器。为了容易置放及防止空气压缩变形,收集瓶都是使用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因此,制作成本就相对高;另外,由于单层的收集瓶是直接接触收集物,为了卫生,收集瓶一般不重复使用,因此,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成本较低、安全的收集瓶。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收集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阀、内胆体及外瓶,内胆体包括胶合为一体的瓶盖及内瓶,瓶盖覆盖内瓶的开口,瓶盖设有与内瓶相通的吸气口,瓶盖连有用于盖住吸气口的第一封盖,瓶盖的上端 面设有开关阀套;内瓶置于外瓶中,瓶盖密封地覆盖外瓶的上端,内瓶与外瓶之间留有空隙;开关阀套与瓶盖之间设有第一抽吸通道和第二抽吸通道,第一抽吸通道连通内瓶与开关阀套,第二抽吸通道连通空隙与开关阀套;开关阀设有抽气口和第一通口,开关阀的外壁上设有圆周凹槽,圆周凹槽内设有第二通口,抽气口与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相通;开关阀插入开关阀套中,开关阀的圆周凹槽连通第二抽吸通道,第一通口与第一抽吸通道连通或切断。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设置内胆体和开关阀,在使用完后通过开关阀将内胆体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的内胆体进行处理,实现了在全密封状态下处理内瓶里的污物,避免交叉污染;而且,外瓶可以重复使用;在工作过程中内瓶的空气及内瓶与外瓶之间的空隙内的空气都会同时被抽走,防止内瓶被吸瘪,因此,直接接触收集物的内瓶可以使用成本偏低、硬度较低的材料制备。可见,收集瓶安全、环保,且使用成本较低。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一通道件,其安设于瓶盖的下端面并且与第一抽吸通道相通,通道件与第一抽吸通道之间设有过滤膜。该方案既可除菌,也可过滤所抽吸气体中污物,而且遇水后对液体还有封堵作用,所以当污液抽满至过滤膜时,就再抽不进污液,避免病毒、细菌、污液、污物等进入医院的负压系统,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管路堵塞和器械损坏的机率。因此,本收集瓶还具有过滤和阻液功能。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开关阀套包括成直线排列的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第一阀套与瓶盖之间设有第一抽吸通道,第二阀套与瓶盖之间设有第二抽吸通道,所述开关阀穿过第二阀套并插入第一阀套。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瓶盖的下端面设有围绕内瓶的环形凹槽,外瓶的开口置于环形凹槽中以实现瓶盖密封地覆盖外瓶的开口。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瓶盖上设有与内瓶相通的串联口,所述瓶盖连有用于盖住串联口的第二封盖。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串联口与其他收集瓶的吸气口连通,以实现连续抽吸。附图说明图1为内胆体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内胆体与开关管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收集瓶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开关阀的剖视图;图7为收集瓶的俯视图8为收集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集瓶,包括开关阀1、内胆体2及外瓶3,内胆体2包括固定连接的瓶盖21、内瓶22、通道件23及过滤膜24,瓶盖21覆盖内瓶22的开口,瓶盖21设有与内瓶22相通的吸气口 211和串联口 212,瓶盖21连有用于盖住吸气口211的第一封盖4,瓶盖21连有用于盖住串联口 212的第二封盖5,瓶盖21的上端面设有开关阀套,开关阀套包括成直线排列的第一阀套7和第二阀套6,第一阀套7与瓶盖21之间设有第一抽吸通道215,第二阀套6与瓶盖21之间设有第二抽吸通道214 ;瓶盖21的下端面设有围绕内瓶22的环形凹槽213 ;内胆体2的内瓶22置于外瓶3中;外瓶3的开口置于环形凹槽213中,以实现瓶盖21密封地覆盖外瓶3的上端;内瓶22与外瓶3之间留有空隙8 ;开关阀I设有抽气口 13和第一通口 12,开关阀I的外壁上设有圆周凹槽10,圆周凹槽10内设有第二通口 11,抽气口 13与第一通口 12、第二通口 11相通;开关阀I穿过第二阀套6并插入第一阀套7,开关阀I的圆周凹槽10连通第二抽吸通道214,第一通口 12连通或切断第一抽吸通道215 ;由于第二通口 11是设置在圆周凹槽10内,在开关阀I的转动过程中,第二通口 11始终与第二抽吸通道214相通;通道件23安设于瓶盖21的下端面并且与瓶盖21的第二抽吸开口 215相通,通道件23与第一抽吸通道215之间设有过滤膜24。收集瓶的使用原理如下:如果收集瓶没有与其他收集瓶进行串联使用时,先用第二封盖5盖住串联口 212,将负压源与管状开关阀I的抽气口 13连通,吸气口 211通过软管与患者的抽吸部位连通;启动负压源,由于第二通口 11始终连通第二抽吸通道214,内瓶22的空气及内瓶22与外瓶3之间的空隙内的空气都会同时被抽走,不会有空气对内瓶22进行压缩以影响内瓶22容积的最大化使用;开始对患者进行抽吸,转动管状开关阀1,使得第一通口 12连通第一抽吸通道215,使内瓶22中产生负压,以便将病人体内的污物能从吸气口 211抽进内瓶22。在抽吸过程中,如果想暂停抽吸,可以不停止抽吸装置,转动开关管1,使得第一通口 12切断第一抽吸通道215,收集瓶中不会再产生负压作用力;当内瓶22装满收集物,就可以将内胆从外瓶3中取出,盖上第一封盖4和第二封盖5,使内瓶22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环保处理。如果需要连续抽吸,则打开收集瓶瓶盖上的第二封盖5,在串联口 212上插上软管,软管的另一端插在第二个收集瓶的吸气口,第二个收集瓶的抽气口连接负压源,以此类推以保证抽吸过程的连续性。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未做出创造性劳动的简单替换,应当属于本技术揭露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集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阀、内胆体及外瓶,内胆体包括胶合为一体的瓶盖及内瓶,瓶盖覆盖内瓶的开口,瓶盖设有与内瓶相通的吸气口,瓶盖连有用于盖住吸气口的第一封盖,瓶盖的上端面设有开关阀套;内瓶置于外瓶中,瓶盖密封地覆盖外瓶的上端,内瓶与外瓶之间留有空隙;开关阀套与瓶盖之间设有第一抽吸通道和第二抽吸通道,第一抽吸通道连通内瓶与开关阀套,第二抽吸通道连通空隙与开关阀套;开关阀设有抽气口和第一通口,开关阀的外壁上设有圆周凹槽,圆周凹槽内设有第二通口,抽气口与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相通;开关阀插入开关阀套中,开关阀的圆周凹槽连通第二抽吸通道,第一通口与第一抽吸通道连通或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收集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阀、内胆体及外瓶,内胆体包括胶合为一体的瓶盖及内瓶,瓶盖覆盖内瓶的开口,瓶盖设有与内瓶相通的吸气口,瓶盖连有用于盖住吸气口的第一封盖,瓶盖的上端面设有开关阀套;内瓶置于外瓶中,瓶盖密封地覆盖外瓶的上端,内瓶与外瓶之间留有空隙;开关阀套与瓶盖之间设有第一抽吸通道和第二抽吸通道,第一抽吸通道连通内瓶与开关阀套,第二抽吸通道连通空隙与开关阀套;开关阀设有抽气口和第一通口,开关阀的外壁上设有圆周凹槽,圆周凹槽内设有第二通口,抽气口与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相通;开关阀插入开关阀套中,开关阀的圆周凹槽连通第二抽吸通道,第一通口与第一抽吸通道连通或切断。2.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郭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奥吉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