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引痰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电子式引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引痰装置通常包含一中空的壳体、一连通该壳体内部的呼吸管,及一可转动地设于该壳体的旋转单元。该壳体包括一个具有多个第一穿孔的导流部,第一穿孔贯穿该导流部而连通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该旋转单元可转动地盖设于该导流部,且具有多个形状对应该等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而可开启地封闭该等第一穿孔。在旋转单元转动时,该等第二穿孔的位置会反复地与该等第一穿孔对位与错位,使该等第一穿孔反复地被开启与封闭。现有的引痰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将该呼吸管放入口部进行呼吸,同时以手动的方式转动该旋转单元,利用旋转单元转动时第一穿孔反复地被开启与封闭,让使用者呼吸时气流的产生反复性的压力变化,藉此压力反复变化的气流,带动使用者的肺部震动而达成让痰液于肺部松脱的功效。然而,现有引痰装置在使用时,患者需要自行手动转动该旋转单元,不但在使用上较为不便,也难以控制旋转单元的转动速度让气流的压力变化保持在适合的频率;此外患者需要主动吸气产生呼吸气流,不但呼吸气流的流量较小而引痰效果不佳,也无法供呼吸能力较差的重症患者使用。因此,现有的引痰装置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式引痰装置,包含:一外壳,包括一界定一内部空间的上壳体、一位于该上壳体一侧并连通该内部空间的进气管,及一位于该上壳体另一侧并连通该内部空间的排气管,该进气管与排气管末端分别形成一进气孔与一排气孔,该上壳体具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界定该内部空间中的一导流区,并形成多个连通该导流区与上壳体外部的第一导流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动力单元,设置于该外壳;一旋转罩,可转动地罩覆于该上壳体的导流部,并形成多个贯穿该旋转罩的第二导流孔而可开启地封闭该等第一导流孔;及一轴杆,连接该动力单元与该旋转罩,能传动该动力单元的动力以带动该旋转罩围绕该导流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式引痰装置,包含: 一外壳,包括一界定一内部空间的上壳体、一位于该上壳体一侧并连通该内部空间的进气管,及一位于该上壳体另一侧并连通该内部空间的排气管,该进气管与排气管末端分别形成一进气孔与一排气孔,该上壳体具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界定该内部空间中的一导流区,并形成多个连通该导流区与上壳体外部的第一导流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动力单兀,设置于该外壳; 一旋转罩,可转动地罩覆于该上壳体的导流部,并形成多个贯穿该旋转罩的第二导流孔而可开启地封闭该等第一导流孔;及 一轴杆,连接该动力单元与该旋转罩,能传动该动力单元的动力以带动该旋转罩围绕该导流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引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单元为可调节转速的动力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式引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包括一能调节内部压力的泄压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式引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罩第二导流孔的形状配合该导流部的第一导流孔,并能在该旋转罩转动时反复地与该等第一导流孔对位与错位,令第一导流孔反复地被开启与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式引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还具有一由该上壳体邻近该旋转罩的一侧凸起的中空圆柱形围绕壁,该等第一导流孔形成于该围绕壁,并呈轴向延伸的长条形; 该旋转罩还具有一罩覆于该导流部围绕壁外侧的环壁,该等第二导流孔形成于该环壁,并呈轴向延伸的长条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式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昭,
申请(专利权)人:崇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