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口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08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23
加油口盖组件,包括一个加油口盖座(11)、一个加油口盖(12)和一个过滤件(13),加油口盖中包括一个内腔(122)和一个出气口(124),过滤件设置在内腔中,且过滤件的顶部低于出气口。它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挡油板(14)、第二挡油板(15)和第三挡油板(16),第一挡油板设置在内腔下端,第二挡油板设置在第一挡油板和过滤件之间,第三挡油板卡设于过滤件未放置第二挡油板的一端与内腔的内顶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油口盖组件能有效分离高温油气,避免未经过滤完全的油气直接通往大气,保证机油质量和大气环境;同时降低高温油气对柴油机其他零部件的腐蚀程度,保证柴油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油口盖组件,特别是适用于柴油机的带呼吸器功能的加油口盖组件。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发动机,特别是柴油发动机中,带有呼吸器功能的加油口盖50组件设置在气缸盖罩60上,例如,多缸柴油机油底壳机油温度可达到105 C左右,在此温度下,机油中的轻质的易挥发成分不断挥发,进一步加剧了曲轴箱内压力的上升,若不及时将高温气体排出,将增大机油消耗,降低柴油机的性能、缩短零件寿命。呼吸器用来保持工作期间高温机体内部与机体外部压力平衡。加油口盖组件50包括加油口座盖51,可旋合于加油口盖座51上的加油口盖52和过滤件53。加油口盖52包括内腔522和与内腔522相通的出气口 524。气缸中产生的气体可经由加油口盖52的开口端进入过滤件53,经过滤后的气体再由出气口 524排出。这种结构的加油口盖组件采用的是直通式的排气方式,气流直来直去,且气流的流出几乎没有能量损失,油滴很容易被高压气流带出柴油机外,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对高温油气进行分离的具有呼吸器功能的加油口盖组件,在气体的流出通道上采用迷宫设计、利用排出气体的能量损失来增加油气分离的效果,保证机油质量和大气环境;同时降低高温油气对柴油机其他零部件的腐蚀程度,保证柴油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口盖组件,包括一个加油口盖座、一个加油口盖、一个过滤件、一个第一挡油板、一个第二挡油板和一个第三挡油板。加油口盖可旋合于加油口盖座,加油口盖中包括内腔和出气口,过滤件设置在内腔中。加油口盖的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复数个与内腔相通的径向的第一级进气通道。第一挡油板设置在内腔的开口端,第一挡油板较第一级进气通道靠近加油口盖的开口端,并且第一挡油板包括一个第一底部和凸设于所述第一底部的外缘上的复数个第一侧部,第一底部垂直于第一侧部且第一底部上开设有复数个回油孔。第二挡油板设置在第一挡油板和过滤件之间,第二挡油板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通气孔;第三挡油板卡设于过滤件与加油口盖的封口端的内顶壁之间,且使过滤件的顶部低于出气口,第三挡 油板包括一个第三底部和凸设于第三底部上的复数个第三侧部,且第三底部垂直于所述第三侧部,且第三底部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三通气孔。在加油口盖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其中还包括一个弹性挡圈,其卡设于内腔的内周壁,并抵压在第一挡油板靠近加油口盖的开口端一侧。另外,加油口盖组件还可以包括一个设置在加油口盖座与加油口盖可接触端面之间的密封垫。由于气体的流出通道上采用迷宫设计、利用排出气体的能量损失来增加油气分离的效果,保证机油质量和大气环境;同时降低高温油气对柴油机其他零部件的腐蚀程度,保证柴油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加油口盖组件采用了逐级能量损失和迷宫式设计,降低了高压气体流速、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并使曲轴箱处于理想压力,保障了润滑油品质和发动机各零部件的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一种现有加油口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油口盖组件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加油口盖组件的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IV-1V所示截面的示意图,用以说明第一挡油板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5用以说明第二挡油板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6是图2中V1-VI所示截面的示意图,用以说明第三挡油板的一种示意性结构。标识说明11,51:加油口盖座12,52:加油口盖I22,522:内腔124,524:出气口126:第一级进气通道13,53:过滤件14:第一挡油板142:第一底部144:第一侧部146:回油孔15:第二挡油板156:第二通气孔16:第三挡油板162:第二底部164:第三侧部166:第三通气孔17:弹性挡圈18:密封垫60:气缸盖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为使图面清楚,一些相同的部分图中只标注出了其中一个。在图2和图3所示加油口盖组件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加油口盖组件包括一个加油口盖座11、一个加油口盖12、一个过滤件13、一个第一挡油板14、一个第二挡油板15和一个第三挡油板16。加油口盖12可旋合于加油口盖座11上,加油口盖12中包括内腔122和出气口 124,过滤件13设置在内腔122中,且过滤件13的顶部低于出气口 124。过滤件13可以具有如金属丝过滤网等过滤部件,加油口盖12的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复数个径向的第一级进气通道126,这些通道与内腔122相通。虽然图2中只剖示出了一个第一级进气通道126,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第一进气通道可以有多个,例如它们可以沿周向均布在加油口盖12的开口端的侧壁上。如图3中的实线箭头所示,气缸内的受热蒸发机油的油气由加油口盖座11与加油口盖12之间的间隙经第一级进气通道126进入,令油气形成了一种迷宫式通路。如图2所示,加油口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一挡油板14、一个第二挡油板15和一个第三挡油板16。参见图2和图3所示,第一挡油板14设置在内腔122的开口端,第二挡油板15设置在第一挡油板14和过滤件13之间,第三挡油板16卡设于过滤件13与加油口盖12的封口端的内顶壁之间。如图2和4所示,第一挡油板14包括一个第一底部142和复数个第一侧部144,例如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侧部144为三个,这些第一侧部144凸设于第一底部142的外缘,且第一底部142垂直于第一侧部144,第一挡油板14可以在正面挡住大量的油气,迫使油气经由侧面的第一级进气通道126进入内腔122。第一底部142上开设有复数个回油孔146,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回油孔146的数量为两个。其上的回油孔便于进入加油口盖组件分离出的油滴回到缸内(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二挡油板15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通气孔156。如图3所示,第一挡油板14的第一侧部144支撑起第二挡油板15,在第一挡油板14的第一底部142和第二挡油板15之间形成的通气面大于加油口盖12和加油口盖座11之间的通气面。如图3中实线箭头所示,第一挡油板14与内腔122侧壁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二通气孔156之间又形成了一种迷宫式通路,增加了油气在向外排出时存在能量损失,一直处于减速状态,油气外串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慢,使得气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油滴带出,一部分油滴在第二挡油板15的阻碍下附着在该第二挡油板15底部,聚集到一定量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通过第一挡油板14上的回油孔146流回缸内。只要在第二挡油板上有足够数量的第二通气孔156,油气能顺利流出并冷却,方便油滴的凝集。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三挡油板16包括一个第三底部162和复数个第三侧部164,第三侧部164凸设于第三底部162的外缘,且第三底部162垂直于第三侧部164,在图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三挡油板16具有三个第三侧部164,第三底部162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三通气孔166。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底部162有七个第三通气孔166。如图3所示,在第三挡油板16的作用下,过滤件13的顶部低于出气口 124,这样经过第二挡油板15油气还具有一定的能量继续由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油口盖组件,包括:一个加油口盖座(11);一个可旋合于所述加油口盖座(11)上的加油口盖(12),所述加油口盖(12)中包括内腔(122)和与该内腔(122)相通的出气口(124);一个设置在所述内腔(122)中的过滤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盖(12)的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复数个径向的第一级进气通道(126),所述第一级进气通道(126)与所述内腔(122)相通;一个设置在所述内腔(122)的开口端的第一挡油板(14),且该第一挡油板(14)较所述第一级进气通道(126)靠近所述加油口盖(12)的开口端,并且所述第一挡油板(14)包括一个第一底部(142)和凸设于所述第一底部(142)外缘上的复数个第一侧部(144),所述第一底部(142)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144)且所述第一底部(142)上开设有复数个回油孔(146);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油板(14)和所述过滤件(13)之间的第二挡油板(15),所述第二挡油板(15)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通气孔(156);和一个第三挡油板(16),其卡设于所述过滤件(13)与所述加油口盖(12)的封口端的内顶壁之间,且使所述过滤件(13)的顶部低于所述出气口(124),所述第三挡油板(16)包括一个第三底部(162)和凸设于所述第三底部(162)上的复数个第三侧部(164),且所述第三底部(162)垂直于所述第三侧部(164)且所述第三底部(162)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三通气孔(166)。...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口盖组件,包括: 一个加油口盖座(11); 一个可旋合于所述加油口盖座(11)上的加油口盖(12),所述加油口盖(12)中包括内腔(122)和与该内腔(122)相通的出气口(124); 一个设置在所述内腔(122)中的过滤件(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油口盖(12)的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复数个径向的第一级进气通道(126),所述第一级进气通道(126)与所述内腔(122)相通; 一个设置在所述内腔(122)的开口端的第一挡油板(14),且该第一挡油板(14)较所述第一级进气通道(126)靠近所述加油口盖(12)的开口端,并且所述第一挡油板(14)包括一个第一底部(142)和凸设于所述第一底部(142)外缘上的复数个第一侧部(144),所述第一底部(142)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部(144)且所述第一底部(142)上开设有复数个回油孔(146); 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万利束卫兵曾鹏周玉峰金佰兴袁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