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玮专利>正文

小儿直肠注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083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23
一种小儿直肠注药器,包括插入管,推药器,软导管;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推药器带有刻度;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直肠黏膜,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行业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直肠注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儿直肠注药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儿科中。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中,没有专门的小儿直肠注药器,在临床上,经常需要采用将药物通过肛门送入直肠的给药方法,通常将盛药的瓶颈前端的封口处剪开后,细长的瓶颈作为送药的管道,插入肛门挤出药液,由于瓶颈剪口处较为锋利,在插入过程中,能损伤直肠黏膜,瓶颈处存有的少量空气也能首先被挤入直肠,副作用较大,并且其上没有标明刻度,不能随时控制即时用药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直肠黏膜、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的小儿直肠注药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包括插入管,推药器,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所说的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后端内腔的大小应与软导管前头相配合;所说的推药器,由带有刻度并与软导管相连的推药管,插入推药管内的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推药栓构成;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可用于不愿口服药物的小儿患者,如果某种药物能经直肠黏膜很好地吸收,则可将此种药物的液体剂型,通过小儿直肠注药器送入直肠,完成给药过程,避免了因小儿拒绝口服药物而强行灌药呛入气管的危险。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有些药物由于经口服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或由于胃酸的作用降低疗效,如果此药物能经直肠黏膜稳定地吸收,则可将此种药物制成液体剂型通过小儿直肠注药器完成给药过程,非常方便。小儿直肠注药器的问世,将把不常用的直肠给药途径变为较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解决了临床工作中多种因素引起的给药不便。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塑料材料应具有无毒、不易弯曲、较好的韧性、不易破碎的特点,有较好的透明度能观察到内容物。软导管一端管壁加厚形成接头用以与插入管后端的插孔接合,另一端直径加粗管壁加厚形成插孔用以与推药器前端的插头接合,配合良好,不能漏液;推药栓置于推药管内也应配合紧密,不漏药液。软导管的作用之一是患者自行给药时自己摸不到推药器的推药拴,无法用力,加接软导管可解决之;作用之二是插入管在肛门内可依直肠走行自动调整角度,避免人为用力或推药器的重力撅压直肠黏膜。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施。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与现有的给药器相比,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管道光滑,以便于插入肛门内,不会损伤病人直肠黏膜;插入管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以防止插入管完全滑入肛门内。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插入管和推药器透明,推药管有刻度用药量标示,以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不会将空气带入直肠。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直肠黏膜,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插入管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推药管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推药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 图4中,本专利技术小儿直肠注药器,包括插入管1,推药器2,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3 ;所说的插入管1,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a,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b,后端内腔的大小应与软导管前头相配合;所说的推药器2,由带有刻度并与软导管相连的推药管2-1,插入推药管内的带有橡胶密封圈2-2的推药栓2-3构成;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直肠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管,推药器,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所说的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后端内腔的大小应与软导管前头相配合;所说的推药器,由带有刻度并与软导管相连的推药管,插入推药管内的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推药栓构成;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直肠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管,推药器,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所说的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后端内腔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玮高玉明李克泉
申请(专利权)人:任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