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茂专利>正文

多功能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98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机床包括机座、纵向导轨,卧式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尾架、立柱、滑板、转塔多轴箱等;在卧式主轴箱的顶面的后半部分安装有左立柱,在立柱的侧面有立式导轨,导轨安装有滑板,在滑板安装转塔多轴箱,转塔多轴箱设有铣镗钻削、插削、卧轴平面磨削和预留可临时安装其他动力部件的工作面,共四个工作面。在转塔多轴箱内相应安装有铣镗钻削主轴、立式插削主轴、卧轴平面磨削主轴和其他传动轴,上述铣镗钻削主轴、立式插削主轴、卧轴平面磨削主轴和其他传动轴与安装在转塔多轴箱内驱动其工作的电动机的主轴相互平行。本多功能机床具有结构紧凑、完整地具备了卧式车床、卧轴平面磨床、立式铣床、立式镗床、立式钻床和立式插床等六类普通机床的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尤其是用于车、镗、铣、钻、平磨和插削的多功能机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功能机床,在同时兼备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功能的同时,尚存在以下两种缺陷其一是完整地突出一种机床的功能而削弱了其他种类机床的功能,如车铣床突出了车床的功能,而削弱了铣床功能,其二也有个别多功能机床的设计较好地兼顾了两类机床的功能,但实质上是两种机床的连体,机构复杂庞大,如在一台卧式车床的床头箱侧的背面装有铣钻头和铣钻工作台,组成的车铣多用机床,实质上是卧式车床与立式铣床背靠背的连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车、铣、钻、镗、平磨、插削等功能,且在结构设计上浑然一体的多功能机床。其三,这个设计方案还能为数控多功能机床预留接口。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机床包括机座、纵向导轨,卧式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尾架、立柱、滑板、转塔多轴箱等;纵向导轨安装在机座上,卧式主轴箱安装在纵向导轨的左上方,尾架安装在纵向导轨右端并可沿纵向导轨作纵向滑移,工作台位于纵向导轨中部并可纵向移动及横向移动,进给箱安装在纵向导轨的左前方,与卧式主轴箱位置相对应,溜板箱安装在工作台下前方,在卧式主轴箱的顶面的后半部分安装有左立柱,在立柱的侧面有立式导轨,导轨安装有滑板,在滑板安装转塔多轴箱,转塔多轴箱设有铣镗钻削、插削、卧轴平面磨削和预留可临时安装其他动力部件的工作面,共四个工作面。在转塔多轴箱内相应安装有铣镗钻削主轴、立式插削主轴、卧轴平面磨削主轴和其他传动轴,上述铣镗钻削主轴、立式插削主轴、卧轴平面磨削主轴和其他传动轴与安装在转塔多轴箱内驱动其工作的电动机的主轴相互平行。在双立柱结构中,在卧式主轴箱的顶面的后半部分安装有左立柱,在机座右侧上安装有右立柱,左立柱的右面、右立柱的左面各有一立式导轨,上述两立式导轨分别安装有左滑板与右滑板,左滑板和右滑板在各自丝杆的带动下可沿左立柱和右立柱的立式导轨同步上下运动,上述两丝杆的下端各固定一个蜗轮,上述两蜗轮由共轴的两个消隙蜗杆带动,两个共轴的消隙蜗杆由电动进给器带动或将电动进给器处于分离状态,由手轮带动,使蜗杆带动蜗轮和丝杆转动,迫使左右滑板沿立柱导轨作上下运动。前者为机动,后者为手动。在左滑板和右滑板之间安装转塔多轴箱。转塔多轴箱有两种分度定位方法其一是四等分精确定位;其二是360°任意角度定位。对双立柱结构,上述两种定位机构可分置在左滑板与转塔多轴箱的左端或右滑板与转塔多轴箱的右端。对单立柱实施例,此两机构共存于一端。转塔多轴箱共有四个转位,每相邻两个转位相差90°,转塔多轴箱与左滑板、右滑板的初步定位,由安装在左滑板(或右滑板)上的初步定位机构完成,其精确定位由安装在左滑板(或右滑板)上的终定位机构来完成。对双立柱结构精确定位后由左滑板、或右滑板前后两个锁紧螺丝固紧。对单立柱实施例,精确定位后,由两锁紧螺栓固紧锁定环。转塔多轴箱也可以360°任意角定位。与四等分精确定位机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初步定位机构与精确定位机构,却有一可在360°任意角度锁紧的锁环机构。卧式主轴箱具有卧式车床所应有的全部结构。为了减少进给箱纵向尺寸,以便安装可控安全离合器,将车丝进给机构设计入卧式主轴箱。由进给箱与卧式主轴箱组成的传动,可使本多功能机床完成公制螺丝、英制螺丝、模数、径节等车丝及进给运动。工作台的纵向移动无论是车丝或进给的机动状态均由丝杆完成,其特点在于车丝时,它不用开合螺母,因之它可采用滚珠丝杆,使本设计方案即可适用于普通机床又可适用数控机床。其启动,运转、停止均由可控安全离合器完成,当需要用手动时,将可控安全离合器置于分离状态,卧式主轴箱主轴转动,而丝杆不转动。由溜板箱上的大手轮通过齿轮与固定在床身前侧面的齿条的相对运动,使工作台作纵向运动。工作台面与工作台体由燕尾槽配合、它的横向运动由电动进给器带动进行机动进给;手动进给时将电动进给器中的离合器置于分离状态,电动机停转,由横向进给手轮手动使工作台作横向运动。在机床丝杆末端预留有编码器的连接机构。本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工作台的纵向运动、横向运动及转塔多轴箱的竖向运动都安装有可控安全离合器。可控安全离合器可以不采用开合螺母而随心所欲地使工作台停止或运动,所以工作台的纵向运动、横向运动及转塔多轴箱的竖向运动都可以采用滚珠丝杆传动。使本多功能机床满足数控机床对进给丝杆副的要求。在工作台面的纵向设有T型槽,车削时在其上安装上小刀架,即可完成所有的卧式车床作业。本多功能机床具有结构紧凑、完整地具备了卧式车床、卧轴平面磨床、立式铣床、立式镗床、立式钻床和立式插床等六类普通机床的功能;同时一般地兼备了卧式铣床、卧式镗床、卧式钻床、立轴磨床和工具磨床等五类机床的功能,且转换加工方式方便。转塔多轴箱还预留有可挂装动力部件的工作面,可由用户购买辅件扩大机床的功能。卧式主轴箱中主传动,转塔头多轴箱中的主传动(除插削最终两级主传动,因速度很低采用齿轮传动外)全部采用V型带传动或同步齿型带传动,故其噪音很低。它特别适用于个体模具加工,工艺品制造、车辆家电维修、铝塑装修、军用流动工程车、轮船、军舰以及科研、产品开发等的场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多功能机床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转塔多轴箱处于铣镗钻削状态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转塔多轴箱处于插削状态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转塔多轴箱处于卧轴平面磨削状态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转塔多轴箱处于可安装其他动力部件的状态的A-A剖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之车削系统传动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之转塔多轴箱及其升降系统传动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之可控安全离合器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之另一可控安全离合器的剖视图。图10为图8及图9可控安全离合器的B-B剖视图。图11为图8及图9可控安全离合器的C-C剖视图。图12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之电动进给器的剖视图。图13为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之转塔多轴箱的转塔分度机构剖视图。图14为图13转塔分度机构的D-D剖视图。图15为单立柱实施例的分度定位机构剖视图。图16为消隙蜗杆机构传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5,本实施例多功能机床包括机座1,位于机座1上的纵向导轨11,位于纵向导轨11左上方的卧式主轴箱3,位于纵向导轨11左前方的进给箱2,位于纵向导轨11上的可纵向移动与横向移动的工作台12,安装于工作台12前下方的溜板箱13,位于纵向导轨11右上方的尾架10,安装于工作台12上方的车削刀架9,联结进给箱2与溜板箱13传动的纵向丝杆14。卧式主轴箱3的电机15安装在机座1上,由V型皮带传动输入卧式主轴箱3,工作台12上平面在纵向有数道“T”型槽,它可安装车削刀架9,(也可将车削刀架9御下,用于安装工件或磨床的电磁吸盘等机床附件)以上组成了一台完整的卧式车床,可以提供车床所需的各种功能。在卧式主轴箱3后上方安装左立柱4、在机座1的后方上面安装右立柱8,在左立柱4的右面,在右立柱8的左面设有立式导轨,立式导轨分别安装有左滑板5与右滑板7,左滑板5、右滑板7可同步在立式导轨上上下移动,在左滑板5、右滑板7中间安装有转塔多轴箱6因之转塔多轴箱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转塔多轴箱有两种分度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机床,包括机座、纵向导轨,卧式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尾架、工作台、立柱、滑板。纵向导轨安装在机座上,卧式主轴箱安装在纵向导轨的左上方,尾架安装在纵向导轨右端并可沿纵向导轨作纵向滑移,工作台位于纵向导轨中部并可纵向移动及横向移动,进给箱安装在纵向导轨的左前方,与卧式主轴箱位置相对应,溜板箱安装在工作台下前方,其特征在于:在卧式主轴箱的顶面的后半部分安装有左立柱,在立柱的侧面有立式导轨,导轨安装有滑板,在滑板安装转塔多轴箱,转塔多轴箱设有铣镗钻削、插削、卧轴平面磨削和预留可临时安装其他动力部件的工作面,共四个工作面。在转塔多轴箱内相应安装有铣镗钻削主轴、立式插削主轴、卧轴平面磨削主轴和其他传动轴,上述铣镗钻削主轴、立式插削主轴、卧轴平面磨削主轴和其他传动轴与安装在转塔多轴箱内驱动其工作的电动机的主轴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茂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