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两个在壳体中间隔开地固定的对置的优选面状的电极的火花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8203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花隙装置,所述火花隙装置包括两个在壳体(13)中间隔开地固定的、对置的、优选面状的电极(1),所述电极形成燃弧室,所述火花隙装置还包括与燃弧室处于连接的气体冷却和压力平衡室。按本发明专利技术,壳体(13)由两个壳体半部(14、16)构成,所述壳体半部分别具有用于电极连接腿(3)的在平面内对置的第一空隙,各电极连接腿又在壳体的外部与接线夹(15)处于连接。两个壳体半部(14、16)分别具有第一空间用以容纳电极(1)的绝缘材料支座(11)并且具有第二空间用以容纳具有多个通道和高热容量的冷却块(8)。还设有导热的U形夹(9),所述U形夹在两个壳体半部(14、16)外部至少包围冷却块(8)的容纳区域,所述U形夹与两个壳体半部机械和能承受压力负荷地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火花隙装置,其包括两个在壳体中间隔开地固定的、对置的、优选面状的、形成燃弧室的电极以及与燃弧室处于连接的气体冷却和压力平衡室。
技术介绍
由DE19845889B4已知一种用于供电的火花隙装置,它具有电弧室,在电弧室内在火花隙的两个电极之间实现电弧击穿。在电弧室下游连接中间室,其容积显著大于电弧室的容积。此外在电弧室与中间室之间存在以耐压的金属的通流通道形式的连接部,通流通道伸进中间室并且终止于侧面的用于气体转向的开口。利用这样的解法可实施封装,从而也可以在那里安装火花隙,在那里通常由于着火危险排气火花隙的使用是不可能或只有限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由以上所述背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一步开发的火花隙装置,它适用于具有高闪电电流负荷和低续流的应用,亦即特别适用于在N与PE之间的连接,其中,应不排气地实现火花隙装置并且可以只需要微小的结构空间。此外应提供可能性,即以成本有利的和简单的方式实现多个同样的或类似的火花隙的相互靠紧排列或在与之相应的多个火花隙的串联设置中的贯穿接触和机械连接。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的教导的特征组合达到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8 DE 102010034668.3;2011.05.31 DE 10201111.花隙装置,所述火花隙装置包括两个在壳体中间隔开地固定的、对置的、优选面状的电极,所述电极形成燃弧室,所述火花隙装置还包括与燃弧室处于连接的气体冷却和压力平衡室,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两个壳体半部构成,所述壳体半部分别具有用于电极连接腿的在平面内对置的第一空隙,各电极连接腿又在壳体的外部与接线夹处于连接,两个壳体半部分别具有第一空间用以容纳电极的绝缘材料支座并且具有第二空间用以容纳具有多个通道和高热容量的冷却块;以及还设有导热的U形夹,所述U形夹在两个壳体半部外部至少包围冷却块的容纳区域,所述U形夹与两个壳体半部机械和能承受压力负荷地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瓦夫勒U·施特朗费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恩及索恩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