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785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41
提高基于配设于踏板臂与输出部件之间的传感器部件的变形而检测踩入操作力时检测精度和/或耐久性。在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10)中,传感器部件(30)经由一对支撑销(32、34)配设于踏板臂(18)的侧方,并且经由U形夹销(26)连结于操作杆(22)(输出部件),通过应变规等变形检测单元(52)检测该传感器部件(30)的变形,其中,施加踩入操作力F的操作输入部与施加反作用力R的反作用力作用部设定于在与支撑轴心O平行的方向上互相重叠的位置。抑制了由与支撑轴心O平行的方向的错开(错位)引起的不均匀载荷,传感器部件(30)的姿势和/或变形形态稳定,并且抑制了旋转滑动部的不均匀磨损,检测精度和/或耐久性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特别涉及能够得到高检测精度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具有包含操作踏板的踏板臂的传递部件和输出部件的操作踏板装置中,其中该操作踏板配设得能够围绕支撑轴心转动地被进行踩入操作,从该传递部件对该输出部件传递踩入操作力并且该输出部件施加与该踩入操作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作为检测例如车辆的常用制动用的制动器踏板、驻车制动用的制动器踏板、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等的踩入操作力或者踩入行程的装置,提出具有配设于该传递部件的载荷传递路径而通过所述踩入操作力以及所述反作用力而变形的传感器部件、以电子方式检测该传感器部件的变形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是其中一例,操作杆26相当于输出部件,U形夹(clevis) 28相当于传递部件,棒状部件40相当于传感器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33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如该文献的图4所示,棒状部件40 (传感器部件)由销42支撑成悬臂状,所以根据U形夹28与棒状部件40的连结位置,具有从该U形夹28被施加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作用部与从销42被施加踩入操作力的操作输入部,在与操作踏板的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上错开(错位)的情况。这样当产生错开时会产生不均匀载荷,由于各部分的尺寸误差引起的偏差等,传感器部件的姿势和/或传感器部件自身的变形形态恐会变化使检测精度不稳定,并且旋转滑动部有可能不均匀磨损,在耐久性上还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以上面的事情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基于在踏板臂与输出部件之间配置的传感器部件的变形来检测踩入操作力和/或踩入行程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和/或耐久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该目的,第I专利技术是一种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在具有包含操作踏板的踏板臂的传递部件和输出部件的操作踏板装置中,该操作踏板配设得能够围绕支撑轴心转动而被踩入操作,从该传递部件对该输出部件传递踩入操作力并且该输出部件施加与该踩入操作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该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具有在从该传递部件向与所述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错开的位置配设于载荷传递路径中、通过所述踩入操作力以及所述反作用力而变形的传感器部件,以电子方式检测该传感器部件的变形,其特征在于:向所述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踩入操作力的操作输入部与向该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作用部,设定于在与所述支撑轴心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互相重叠的位置。第2专利技术,是如第I专利技术所述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传递部件为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轴心垂直的平坦部的板形状的部件,配设得能够围绕该支撑轴心或者与该支撑轴心平行的轴心转动;(b)并且所述传感器部件形成为较长形状,平行地配设于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平坦部的侧方;(c)另ー方面,所述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具有:圆筒状部件,其以向所述传递部件垂直地突出的方式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传感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具有游隙地插入设置于该传递部件的贯通孔内;(d)衬套,其同心地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圆筒状部件的内侧,并且连结销在与该衬套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插通在该衬套中;和(e) —对支撑销,其在所述传感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以分别与所述圆筒状部件平行地向所述传递部件突出的方式设置,插入于在该传递部件设置的一对支撑孔内以支撑该传感器部件;(f)从所述传递部件以及所述连结销中的任一方对所述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踩入操作力,从另一方对其输入所述反作用力。第3专利技术,是如第2专利技术所述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ー对支撑销分别一体地固定设置于所述传感器部件,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地插入所述支撑孔内;另ー方面,(b)所述衬套在与所述支撑轴心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在与所述支撑孔重叠的位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圆筒状部件;(c)所述ー对支撑销与所述支撑孔的接触部分以及所述衬套与所述连结销的接触部分中的任一方作为所述操作输入部起作用,另一方作为所述反作用力作用部起作用。第4专利技术,是如第2专利技术或者第3专利技术所述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传递部件以及所述传感器部件插入一体地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出部件的双股状的U形夹的内侧的状态下,销U形夹销作为所述连结以贯通这些U形夹、传递部件以及传感器部件而向两侧突出的方式能够相对旋转地插通在所述衬套内;(b)从所述U形夹销经由所述圆筒状部件对所述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反作用力,并且从所述传递部件经由所述ー对支撑销对其施加所述踩入操作力。第5专利技术,是如第2专利技术 第4专利技术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传递部件为所述踏板臂;(b)从该踏板臂经由所述ー对支撑销对所述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踩入操作力,从所述连结销经由所述圆筒状部件对其施加所述反作用力。第6专利技术,是如第I专利技术 第4专利技术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a)具备中间杆,其配设得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轴心平行的轴心转动,并且经由连结杆连结于所述踏板臂;(b)所述传递部件为该中间杆。专利技术的效果在这样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中,在传感器部件配设在从传递部件向与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错开的传递部件的侧方等的情况下,施加踩入操作力的操作输入部与施加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作用部设定于在与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上互相重叠的位置,所以抑制了由与该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的错开(错位)引起的不均匀载荷。由此,传感器部件的姿势和/或变形形态稳定,并且抑制了旋转滑动部的不均匀磨损,检测精度和/或耐久性上升。在第2专利技术中,较长形状的传感器部件配设于传递部件(踏板臂和/或中间杆等)的侧方,所以与例如所述专利文献I那样在操作踏板与输出部件(操作杆)之间串联设置检测装置的情况相比较,操作踏板装置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维持为与以往相同程度,能够紧凑地构成。另外,在传感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一体地固定设置有圆筒状部件,其插入设置于传递部件的贯通孔内,并且连结销隔着固定设置于该圆筒状部件内的衬套能够相对旋转地插通在该圆筒状部件内,能够支撑该连结销的两端而施加踩入操作力或者反作用力,连结销的姿势稳定,有助于检测精度的提高。另外,能够容易地变更衬套相对于圆筒状部件的安装位置,能够容易地调整衬套与连结销的接触部分即操作输入部或者反作用力作用部的位置。进而,传感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经由一对支撑销由传递部件支撑,所以传感器部件的姿势稳定,因该点,检测精度也提高。在第3专利技术中,一对支撑销一体地固定设置于传感器部件,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地插入支撑孔内,另一方面,所述衬套在与所述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上在与所述支撑孔重叠的位置固定设置于圆筒状部件,所以操作输入部以及反作用力作用部被设于传感器部件的板厚内。因此,即使是在例如施加过大的踩入操作力时、圆筒状部件与贯通孔的内壁面顶接的情况下,也不会由在与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上错开的力偶施加不均匀载荷,适当防止由于该顶接而引起的传感器部件的过度的变形和/或损伤。在第4专利技术中,在输出部件与传递部件的连结部分配设有传感器部件,检测向该输出部件传递的踏板操作量,所以能够高精度检测例如经由输出部件以机械方式使液压制动器工作的情况下的该制动力等。另外,在传递部件以及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7 JP 200137/20101.一种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在具有包含操作踏板的踏板臂的传递部件和输出部件的操作踏板装置中,该操作踏板配设得能够围绕支撑轴心转动而被踩入操作,从该传递部件对该输出部件传递踩入操作力并且该输出部件施加与该踩入操作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该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具有在从该传递部件向与所述支撑轴心平行的方向错开的位置配设于载荷传递路径中、通过所述踩入操作力以及所述反作用力而变形的传感器部件,以电子方式检测该传感器部件的变形,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踩入操作力的操作输入部与向该传感器部件施加所述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作用部,设定于在与所述支撑轴心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互相重叠的位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部件为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轴心垂直的平坦部的板形状的部件,配设得能够围绕该支撑轴心或者与该支撑轴心平行的轴心转动;并且 所述传感器部件形成为较长形状,平行地配设于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平坦部的侧方;另一方面, 所述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具有: 圆筒状部件,其以向所述传递部件垂直地突出的方式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传感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具有游隙地插入设置于该传递部件的贯通孔内; 衬套,其同心地一体地固定设置于该圆筒状部件的内侧,并且连结销在与该衬套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旋转地插通在该衬套中;和 一对支撑销,其在所述传感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昇矶野宏大塚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铁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美蓓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