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枢轴的振荡机构和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84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40
一种用于计时器机芯(1000)的振荡机构(1),包括第一刚性元件(200)和第二刚性元件(600),每一个刚性元件都被固定在所述机芯(1000)的不同元件上并且其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是可动的并绕枢转轴线(D)枢转。所述机构(1)是整体和柔性的、具有可变几何形状、包括在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与中间刚性元件(400)之间产生弹性连接的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以及在所述中间元件(400)与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之间产生弹性连接的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在一个平面(P)上是共面的并且被设计成在所述平面(P)上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计时器机芯的振荡机构,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第一刚性元件和第二刚性元件,每一个刚性元件都被设计成被固定在所述机芯的不同元件上并且其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是可动的并且绕理论枢转轴线枢转。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计时器机芯的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所述可动元件在所述机芯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射器可动元件与所述机芯的至少一个第二接收器可动元件之间包括这种振荡机构,所述振荡结构通过绕所述理论枢转轴线枢转而允许至少一个自由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振荡机构的计时器机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振荡机构的计时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这种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以便减弱计时器机芯中的轮系的一部分的惯性的用途,所述计时器机芯一方面包括擒纵机构且另一方面包括第二可动元件,所述第二可动元件的惯性大于所述擒纵机构的惯性,通过将所述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直接或者在轮系中插置在所述擒纵机构与所述第二可动元件之间以便允许所述擒纵机构在所述第二可动元件由于每一次冲击被拨动之前快速枢转来实现所述惯性的减弱。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机械领域且更具体而言涉及钟/表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用于微机械且特别是用于钟/表制造的振荡机构的制造常常借助于一般由游丝形成的弹性回复装置。在实施起来复杂的同时,这些构件还难以定位并需要有资格的劳动力或/和昂贵的设备。此类游丝一般由钢制成以便具有长的使用寿命并同时具有大的回复力矩。其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初始材料的品质,而且还取决于所实现的热处理。为此,游丝的制造非常不易复制并且所有加入它们的机构都必须进行调整或调节。形状记忆材料类型的弹性回复装置也是已知的,诸如硫化橡胶或某些弹性体。这种类型的弹性块的使用在重型机械工程中是已知的,常常与消音块功能结合或者更一般而言用于减振。除它们难以在微机械中使用的事实外,观察到如果相反地希望在减振最小的情况下维持振荡,则这些缓冲振动和因此缓冲振荡的特性与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已开发一些带有弹性轮的装置,例如,根据申请人为Rolex的文献CH 343 897,手表机构的轮系的可动元件包括弹性连结装置,当擒纵轮静止时或者在其减弱前稍微向后移动期间,所述弹性连结装置在游丝马达的影响下变得绷紧,并在减弱时变松弛以便以作用在具有恒力的一组擒纵叉上,从而减小擒纵轮的齿与一组擒纵叉的擒纵叉瓦的冲击平面之间在每一次冲击移动开始时的减弱。从申请人为Lambert的文献CH 6659获知带有S形的臂的弹性轮;或者还从申请人为Beiter的文献DE 271 4020获知带有螺旋臂的弹性轮;或者还从申请人为PierreKunz的文献EP I 580 624获知具有可动元件的弹性轮,所述可动元件充分有弹性以经历移位而不改变其轴线中心差异且不改变其啮合比;或者还从申请人为Pierre Kunz的文献EP I 457 844获知使用由弹性泡沫制成的垫片代替上述案例的弹性臂的弹性轮。还从申请人Alcatel为的文献FR 2 641 351获知带有弹性结构的抗噪音齿轮,并且还从申请人为Siemens的文献EP I 253 275中获知包括一体的减震器的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为微机械和钟/表制造领域提供使用传统游丝作为用于维持振荡的装置的可靠替代方案。该替代方案是对于将纳米技术用于微机械生产而言非常有用。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计时器机芯的振荡机构,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第一刚性元件和第二刚性元件,每一个刚性元件都被设计成被固定在所述机芯的不同元件上并且其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是可动的并绕理论枢转轴线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是柔性的,具有可变的几何形状,同时以整体方式生产,并且包括第一弹性回复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元件与中间刚性元件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弹性连接,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回复装置,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在所述中间刚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刚性元件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弹性连接,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所述中间刚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和所述第二刚性元件在同一平面上是共面的,并且被设计成在所述平面上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所述振荡机构采用蝴蝶型构造,包括由至少一个刚性臂形成的至少一个中间刚性元件,所述刚性臂在配置在所述枢转轴线附近的所述第一刚性元件与形成外围部分的所述第二刚性元件之间延伸,由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叶片形成的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和由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叶片形成的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臂,所述刚性部分形成基本通过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而可动的中间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振荡机构采用带有四个颈部的RCC枢轴型构造,包括形成两个未对齐的臂的两个所述刚性中间元件,每一个中间元件都在配置在所述枢转轴线附近的所述第一刚性元件与形成外围部分的所述第二刚性元件之间延伸,由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叶片形成的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和由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叶片形成的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臂。根据一个特定特征,所述第一刚性元件或所述第二刚性元件包括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反向施加的冲击的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共同形成被设计成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振荡的弹性回复装置,所述弹性回复装置形成将所述振荡机构从柄轴或枢轴上的任何固定件释放的虚拟弹性枢轴,并且所述弹性回复装置包括用于平衡施加在所述第一刚性元件上的力以便保持其瞬时枢转轴线尽可能接近所述枢转轴线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计时器机芯的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所述可动元件在所述机芯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射器可动元件与所述机芯的至少一个第二接收器可动元件之间包括这种振荡机构,所述振荡机构通过绕所述理论枢转轴线枢转而允许至少一个自由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共同形成在第一轴向部分与第二外围部分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弹性连接的弹性回复装置,所述第一轴向部分位于所述枢转轴线附近并与所述第一发射器可动元件或第二接收器可动元件协作,并且所述第二外围部分与所述枢转轴线径向隔开并与所述第二接收器可动元件或所述第一发射器可动元件协作,并且所述弹性回复装置根据情况被设计成通过在所述第一轴向部分与所述第二外围部分之间绕与所述枢转轴线平行或重合的第二轴线枢转从而在角偏转期间吸收、储存或释放能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所述第一轴向部分和所述第二外围部分在自由状态下是共轴的,并且所述弹性回复装置被设计成在所述弹性回复装置的形变期间保持所述第一轴向部分和所述第二外围部分共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振荡机构的计时器机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振荡机构的计时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这种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以便减弱计时器机芯中的轮系的一部分的惯性的用途,所述计时器机芯一方面包括擒纵机构且另一方面包括第二可动元件,所述第二可动元件的惯性大于所述擒纵机构的惯性,通过将所述用于传递能量的可动元件直接或者在轮系中插置在所述擒纵机构与所述第二可动元件之间以便允许所述擒纵机构在所述第二可动元件由于每一次冲击被拨动之前快速枢转来完成所述惯性减弱。附图说明在阅读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后,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并根据垂直于理论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9 CH 01198/10;2010.11.18 EP 10191774.81.一种用于计时器机芯(1000)的振荡机构(1),所述振荡机构(I)包括第一刚性元件(200)和第二刚性元件(600),每一个刚性元件被设计成被固定在所述机芯(1000)的不同元件上并且刚性元件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是可动的并绕理论枢转轴线(D)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I)是柔性的、具有可变的几何形状、同时以整体方式生产,并且所述振荡机构(I)包括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在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与中间刚性元件(400)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弹性连接,并且所述振荡机构(I)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在所述中间刚性元件(400)与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弹性连接,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所述中间刚性元件(400)、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和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在一个平面(P)上是共平面的,并且被设计成在所述平面(P)上变形。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荡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叶片(301),并且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叶片(50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包括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D)大致呈放射状的多个弹性叶片(301),并且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包括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D)大致呈放射状的多个弹性叶片(50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包括多个弹性叶片,所述多个弹性叶片形成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D)呈大致V形放射状的二面角,且其所述V形的尖端指向所述枢转轴线(D)。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包括被夹置在两个弹性元件(800)之间的至少一个刚性元件(700)。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I)相对于经过所述枢转轴线(D)且垂直于所述平面(P)的对称面(PS)是对称的。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I)采用蝴蝶型构造,包括由至少一个刚性臂(12)形成的至少一个中间刚性元件(400),所述刚性臂(12)在配置在所述枢转轴线(D)附近的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与形成外围部分(6)的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之间延伸,由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叶片(8)形成的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由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叶片(9)形成的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分别连接到所述臂,所述刚性部分(12)形成基本通过绕所述枢转轴线(D)枢转而运动的中间块。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I)采用带有四个颈部的RCC枢轴型构造,包括形成两个未对齐的臂(7)的两个所述中间刚性元件(400),每一个中间刚性元件都在配置在所述枢转轴线(D)附近的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与形成外围部分(6)的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之间延伸,由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叶片(8)形成的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由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叶片(9) 形成的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分别连接到中间刚性元件(400)。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具有由用于限制角偏转的装置限制的角偏转。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形成相对于底板或者相对于包括所述机芯(1000)的夹板固定不动的一组擒纵叉。11.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荡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或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包括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反向的施加的冲击的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回复装置(300)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装置(500)共同形成被设计成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00)绕所述枢转轴线(D)振荡的弹性回复装置(10),所述弹性回复装置(10)形成将所述振荡机构(10)从柄轴或枢轴上的任何固定件释放的虚拟弹性枢轴,并且所述弹性回复装置(10)包括用于平衡施加在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上的力以便保持其瞬时枢转轴线尽可能接近所述枢转轴线(D)的装置。1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I)包括止挡装置或至少一个卡爪,以便将其保持在与其平衡位置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其全部或一部分元件组成弹性回复装置(10)、或/和第一刚性元件(200)、或/和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I)由可微加工的材料、或硅、或二氧化硅、或石英、或它们的化合物之一制成,所述材料是杨氏模量大于80,OOOMPa的刚性材料。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刚性元件(400)是调整所述计时器的组件的具有其弹性中心的机械回转振荡器的摆轮边缘。15.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元件(200)是所述摆轮的主夹板,并且包括被设计成与一组擒纵叉协作的冲击销(22)。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机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元件(600)与所述计时器的擒纵机构的具有弹性枢轴的一组擒纵叉或瑞士擒纵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卡森C·沙邦M·韦拉尔多
申请(专利权)人:尼瓦洛克斯法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