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1)具有:一对封闭部件(11、12),其封闭缸体(5)的轴向前后的开口部;转子(6),其收容在缸体(5)内,并通过马达被旋转驱动。在各封闭部件(11、12)的内壁面(11A、12A)上,形成有相同深度的凹部(11C、12C),这些凹部(11C、12C)内被合成树脂涂层(22)填埋。由此,合成树脂涂层(22)的表面和成为其相邻外侧位置(图中的左侧)的内壁面(11A、12A)共面。能够提供防止转子(6)的端面(6A、6B)的热粘、且制造成本低的旋转式压缩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更具体来说,涉及如下旋转式压缩机,其具有:圆筒状的缸体,收容能够旋转或摆动的转子;一对封闭部件,封闭该缸体的轴向的两端的开ロ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缸体;一对封闭部件,封闭该缸体的轴向的两端的开ロ部;转子,被收容在缸体内,并与驱动轴连动地旋转或摆动(例如专利文献I 专利文献3)。在这样的以往的旋转式压缩机中,转子的轴向尺寸被设定得比缸体的轴向尺寸稍短,这样做的意图是,在旋转式压缩机的构成部件组装完成时,在上述转子的轴向的两端面和与它们的位置接近的上述各封闭部件的内壁面(推力面)之间确保微小的间隙。而且,在以往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向缸体内的压缩空间吸入或排出制冷剂气体吋,在制冷剂气体和缸体、封闭部件等之间进行受热散热作用,但存在因该受热散热作用使旋转式压缩机的体积效率降低的缺点。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通过合成树脂覆盖面向缸体内的压缩空间的位置,即ー对封闭部件的内壁面(推力面)(參照图11)。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的压缩机中,抑制向压缩空间内给排的制冷剂气体和一对封闭部件的内壁面之间的受热散热作用,来提高压缩机的体积效率。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压缩机中,在前后一对封闭部件的内壁面即端面整个区域中实施了合成树脂包覆层,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如图11所示,在通过ー对封闭部件封闭缸体的轴向前后的开ロ部,并通过紧固螺栓一体地组装缸体和两封闭部件吋,两封闭部件的内壁面的合成树脂包覆层沿轴向被压缩,因此存在转子中的轴向的两端面和与其接近的内壁面(合成树脂包覆层)之间的间隙a不能确定当初要达到的程度的情況。像这样,在组装完成后,在转子的两端面和与其接近的内壁面(合成树脂包覆层)之间的间隙不能确保要达到的程度的状态下,之后在转子旋转时,存在转子的轴向的两端面和与其滑动接触的内壁面(合成树脂包覆层)发生热粘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3的压缩机中,为防止转子的两端面和两封闭部件的内壁面之间的热粘,在与缸体的轴向的两端面抵接的位置,省略了两封闭部件的内壁面的合成树脂包覆层(參照图12)。更详细来说,如图12所示,在专利文献3中,在缸体的内周面上的轴向的前后的缘部(双方的端面的内周缘)形成环状的切ロ部,并且两封闭部件的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半径方向尺寸被设定成收容在上述环状的切ロ部内的尺寸。通过像这样构成,如图12所示,通过紧固螺栓组装缸体和两封闭部件时,两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被收容在切ロ部内,因此它们的外周缘不会沿轴向被压缩。所以,在专利文献3的压缩机中,在组装完成后,能够在转子的轴向的两端面和与它们接近的封闭部件的内壁面(推力面)之间确保微小的间隙a。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428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7-4908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33346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压缩机中,也产生了以下缺点。即,上述环状的切ロ部的深度(轴向尺寸)比收容于此的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厚度稍大成为前提,但在专利文献3中,切ロ部的深度和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厚度实际上被设定成几U m,因此在压缩机的构成部件的制造エ序中,与上述环状的切ロ部的尺寸(深度、外径)和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尺寸(厚度、外径)相关的尺寸管理极其繁琐。而且,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以几Pm单位调整上述切ロ部和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尺寸关系,因此还存在压缩机的制造成本相应地变高的缺点。另外,由于上述环状的切ロ部形成为具有能够收容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的深度和外径,所以在环状的切ロ部和收容于此的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之间,在半径方向和轴向上产生微小的间隙X (參照图12)。产生这样的间隙X时,在组装完成后,当转子旋转并且缸体内的压缩空间被缩放吋,制冷剂气体通过上述间隙X从高压空间向低压空间侧泄漏,由此,存在压缩机工作时的压缩效率变差的缺点。而且,在专利文献3的压缩机中,与原来的封闭部件的内壁面(端面)相比,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隆起,产生阶梯。因此,在组装缸体和两封闭部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缸体和两个封闭部件的轴心对齐。此时,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即阶梯卡在缸体侧的环状的切ロ部,因此,缸体和两封闭部件的轴心对齐作业变得繁琐。而且,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的全部区域不能完全地收容在环状的切ロ部内,有时,在合成树脂包覆层的外周缘的一部分与环状的切ロ部相比向外侧偏移的状态下完成组装。该情况下,发生向缸体内吸入或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泄漏,由此,发生压缩机的性能的降低,而且,合成树脂包覆层和转子的端面滑动时,发生异常磨损,存在发生热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技术方案I记载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圆筒状的缸体,其配置在壳体内;一对封闭部件,其封闭该缸体中的轴向的前后的开ロ部;压缩空间,其通过上述缸体和一对封闭部件形成;转子,其收容在上述压缩空间内,并且能够与驱动轴连动地移动,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上述各封闭部件的内壁面上的面对上述压缩空间的区域形成有凹部,并且在该凹部内埋设合成树脂涂层,该合成树脂涂层的表面和成为其半径方向外侧的上述封闭部件的原来的内壁面共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结构,在制造两封闭部件的过程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凹部和合成树脂涂层的尺寸管理。而且,埋设在上述凹部内的合成树脂涂层与内壁面共面,由此能够防止转子的端面和成为推力面的合成树脂涂层的热粘,并且与以往相比,能够提供制造成本更廉价的旋转式压缩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纵截面图。图2是沿图1的I1-1I线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水平截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专利文献2公开的现有技术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专利文献3公开的现有技术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图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2中,I表示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I主要用于家庭用或公司用空调,图5、图6及图8表示主要用于汽车用空调的结构。旋转式压缩机I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其被收纳在密闭壳体2内的上部;压缩机构4,其配置在密闭壳体2内的下部,并通过上述马达3被旋转驱动而吸入或排出制冷剂气体。压缩机构4具有:圆筒状的缸体5,其嵌合在密闭壳体2的内表面;圆筒状的转子6,其收容在该缸体5内,外周面6C的一部分与缸体5的内周面5A始终接触;叶片8,其自由滑动地嵌合于缸体5的半径方向的导槽5B,并且其前端部通过弹簧7始终与转子6的外周面6C接触;上下一对封闭部件11、12,其对成为上述缸体5的轴向的开ロ部的端面5C、5D进行封闭。一对封闭部件11、12以从上下夹持缸体5的上下的端面5C、5D的状态配置,这些缸体5和两封闭部件11、12在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通过紧固螺栓13保持气密并连结成一体。由此,由缸体5和两封闭部件11、12围绕的空间成为压缩空间14,面向压缩空间14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4 JP 2010-205183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圆筒状的缸体,该缸体配置在壳体内;一对封闭部件,该一对封闭部件封闭上述缸体的轴向的前后的开ロ部;压缩空间,该压缩空间由上述缸体和一对封闭部件形成;转子,该转子收容在上述压缩空间内,并且能够与驱动轴连动地运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干, 在上述各封闭部件的内壁面上的面对上述压缩空间的区域中形成有凹部,并且在该凹部内埋设合成树脂涂层,该合成树脂涂层的表面和成为其半径方向外侧的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真吾,正村贤生,秋月政宪,金光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