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1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208329号及日本特愿2010-20833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汽车等中使用的钢板的高强度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大拉伸应力为900MPa以上的高强度冷轧钢板也已被采用。通常,使钢板的强度提高时,延展性、拉伸凸缘性降低,加工性劣化。然而,近年来对高强度钢板也要求具有充分的加工性。作为以往的提高高强度钢板的延展性、拉伸凸缘性的技术,可举出下述延展性及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张力热浸镀锌钢板: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05 0.20%,Si:0.3 1.8%、Mn:1.0 3.0%、S:0.005%以下且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组成、以及由铁素体、回火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及低温相变相构成的复合组织,且含有以体积率计为30%以上的上述铁素体、以体积率计为20%以上的上述回火马氏体、以体积率计为2%以上的上述残留奥氏体,并且,上述铁素体及回火马氏体的平均晶体粒径为IOym以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作为以往的提闻闻强度钢板的加工性的技术,有下述显不7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6 JP 2010-208330;2010.09.16 JP 2010-208321.种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 其是以质量%计含有C:0.05 0.4%、Si:0.1 2.5%、Mn:1.0 3.5%、P:0.001 0.03%、S:0.0001 0.01%、Al:0.001 2.5 %、N:0.0001 0.01%、 O:0.0001 0.008%、且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钢, 钢板组织由以体积分率计为10 50%的铁素体相、10 50%的回火马氏体相和余量硬质相构成, 在钢板的1/8厚 3/8厚的范围内,设定多个直径为I μπι以下的测定区域,将所述多个测定区域中的硬度的测定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硬度分布,并且求出下述整数N0.02,所述整数N0.02是将硬度的测定值的总数乘以0.02得到的数且在该数包含小数时将该小数进位而得到,将从最小硬度的测定值起第N0.02大的测定值的硬度设为2%硬度,另外,求出下述整数N0.98,所述整数N0.98是将硬度的测定值的总数乘以0.98得到的数且在该数包含小数时将该小数进位而得到,将从最小硬度的测定值起第N0.98大的测定值的硬度设为98%硬度,此时,所述98%硬度是所述2%硬度的1.5倍以上,所述2%硬度与所述98%硬度之间的所述硬度分布的峰度K*为一 1.2以上且一 0.4以下,所述钢板组织中的平均晶体粒径为10 μ m以下。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的1/8厚 3/8厚处的基底金属中的Mn浓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换算成质量%为0.4%以上且3.5%以下。3.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2%硬度至98%硬度为止的区间进行10等分而设定10个1/10区间时,各1/10区间中的硬度的测定值的个数在全部测定值的个数的2 30%的范围内。4.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相是以体积分率计为10 45%的贝氏体铁素体相或贝氏体相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和10%以下的初生马氏体相。5.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作为钢板组织,进一步含有2 25%的残留奥氏体相。6.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以质量%计含有Ti:0.005 0.09%、Nb:0.005 0.09%中的I种或2种以上。7.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以质量%计含有B:0.0001 0.01%、Cr:0.01 2.0%、Ni:0.01 2.0%, Cu:0.01 2.0%, Mo:0.01 0.8% 中的 I 种或 2 种以上。8.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延展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以质量%计含有V:0.005 0.09%。9.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延展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裕之,丸山直纪,村里映信,吉永直树,若林千智,铃木规之,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