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回火软化性优良的钢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44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确保了300℃时的抗回火软化性的钢部件,其特征在于,(a)将钢中的Si含量规定为0.7%以上;(b)实施使渗碳层中的C含量达到0.9~1.1%的过共析的C含量的渗碳处理;(c)在渗碳处理后不存在外径为0.1μm以上的碳化物(初析渗碳体或球状碳化物);(d)将渗碳淬火回火后的残留奥氏体量规定为低于3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旨是一种抗回火软化性优良的钢部件,其是在规定成分的钢中Mn及Cr的合计含量为2.5%以下、对表面实施了渗碳淬火回火而得到的钢部件,对于钢部件,在距表面深度为50μm的部分中,C含量为0.9~1.1%,且不含有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的初析渗碳体及球状碳化物、或者在含有时其面积率低于1%,而且不含有残留奥氏体、或者在含有时其面积率低于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用途的无级变速器用带轮或齿轮等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因该部件的环境温度上升而导致的该部件表面的硬度下降进行抑制的钢(特别是表面渗碳钢)制的部件。
技术介绍
例如,汽车用途的无级变速器用带轮或齿轮等多采用JIS SCr420、SCM420等表面渗碳用铬钢或铬钥钢来进行部件加工,在进行了气体渗碳淬火回火后使用。近年来,更强烈地要求通过削减CO2排放量来防止全球变暖或资源节省,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要求车辆的轻量化。为此,需要使部件尺寸小型化,或者用相同尺寸的部件提高能够传递的负荷。在此种情况下,由于与以往相比施加给部件的负荷增大,所以要求进一步的高强度化。此外,由于部件的使用环境温度上升到大约300°C,因此部件表面的硬度下降,产生点蚀(pitting)破坏。因此,为了提高抗点蚀疲劳特性(也称为面压疲劳强度的提高、高面压化等),一直要求抗回火软化优良的表面渗碳钢(也称为表面渗碳硬化钢)。与此相对应,提出了多种为提高抗回火软化而增加Si等的含量的方法。例如,SCr420钢或SCM420钢的Si含量为0.15 0.35%。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齿轮,其对含有S1:0.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9 JP 2010-0959531.一种抗回火软化性优良的钢部件,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钢构成的、对该钢的表面实施了渗碳淬火回火而得到的钢部件,所述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1 0.3%、S1:0.7 1.0%、Mn:0.2 1.5%、Cr:1.0 1.5%、S:0.001 0.15%、Al:0.001 1%、N:0.001 0.03%, 而且,Mn及Cr的合计含量满足2.5%以下, 剩余部分含有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对于所述钢部件,距表面深度为50 μ m的部分中,C含量为0.9 1.1%,且不含有平均粒径为0.1 μ m以上的初析渗碳体及球状碳化物、或者在含有时其面积率低于1%,而且不含有残留奥氏体、或者在含有时其面积率低于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回火软化性优良的钢部件,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以下元素中的I种或2种以上: Mo:0.02 0.6%、N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泽修司久保田学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