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承用钢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机动车和各种产业机械等中使用的轴承部件和机械结构用部件的轴承用钢,特别是涉及通过冷加工制造轴承部件和机械结构用部件时发挥良好的冷加工性,并且加工后的部件发挥优异的耐磨损性和滚动疲劳特性的轴承用钢。
技术介绍
轴承部件和机械结构用部件通过对线材和盘条进行切断、锻造、切削等加工而加工成最终形状。特别是在冷加工(冷轧或冷锻)时,以轧制材的状态过硬而冷加工困难,因此,通常以提高冷加工性为目的,在冷加工前先实施球状化退火。确保良好的冷加工性,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和节能化,从降低成本和消减CO2排出量的观点出发也十分重要。为了确保良好的冷加工性,变形阻抗低和不产生加工导致的裂纹等是必要的特性。另外,轴承和曲轴等部件是支承机械类的滚动部和滑动部的重要的部件,接触面压相当高,也有外力变动的情况,所使用的环境严酷的情况较多,对于作为其原材的钢材要求优异的耐久性。近年来,这种要求随着机械类的高性能化和轻量化的进行,日益严格。为了提高轴部件的耐久性,涉及润滑性的技术改善十分重要,但钢材的耐磨损性和滚动疲劳特性优异是特别重要的要件。作为用于轴承的钢材,历来JI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5 JP 2010-2071631.一种轴承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由C:0.9~1.10%、Si:0.05~0.49%、Mn:0.1~1.0%、P:0.05%以下但不含0%、S:0.05%以下但不含0%、Cr:0.03~0.40%、Al:0.05%以下但不含0%、N:0.002~0.025%、Ti:0.0030%以下但不含0%、O:0.0025%以下但不含0%,以及余量: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渗碳体的平均长宽比为2.00以下,渗碳体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0.35~0.6μm,并且,当量圆直径为0.13μm以上的渗碳体的个数密度为0.45个/μm2以上。2.一种轴承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由C:0.9~1.10%、Si:0.05~0.49%、Mn:0.1~1.0%、P:0.05%以下但不含0%、S:0.05%以下但不含0%、Cr:0.03~0.40%、Al:0.05%以下但不含0%、N:0.002~0.025%、Ti:0.0030%以下但不含0%、O:0.0025%以下但不含0%以及从Cu:0.25%以下但不含0%、Ni:0.25%以下但不含0%和Mo:0.25%以下但不含0%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元素,以及余量: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渗碳体的平均长宽比为2.00以下,渗碳体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0.35~0.6μm,并且,当量圆直径为0.13μm以上的渗碳体的个数密度为0.45个/μm2以上。3.一种轴承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