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塑性加工领域,涉及镁合金板带材性能改善。
技术介绍
常用密排六方结构的镁合金,低于498K时,滑移面主要是基面{0001},滑移方向是<1120>,也就是只有一个主要滑移面和两个独立的滑移系,变形通过锥面{1012}<1011>孪生、晶界滑移等来协调。轧制变行过程中,在镁合金板材内将形成强的基面织构。特别在冷轧、温轧变形时,镁合金滑移系较少,形成极强的基面织构,其(0001)基面与轧制面平行。板材在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由于定向形核及晶粒的选择生长,基面平行于轧制面的晶粒容易长大,导致形成强的(0001)基面退火织构。在拉应力下基面滑移系属于硬取向,不利于基面滑移的开动。温轧、冷轧镁合金薄板具有强的基面织构,材料的屈服强度较高,屈强比高,材料冲压性能极差,通常只能采用温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镁合金板带材晶粒取向不利导致冲压性能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采用单向多道次弯曲技术来控制镁合金冷轧薄板织构,达到改善镁合金板带材冲压性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镁合金板带材冲压性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将镁合金板带材置于固定支架的弧形顶部,以45~135°的角度弯曲,在张力为10~60MPa下通过动力拉/卷动板带材一端,使其向一个方向运动一个道次,产生弯曲变形,然后在同一方向上进行多道次重复弯曲变形,弯曲道次为5~20次,弯曲后,再对其进行矫直,最后进行退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胜,黄光杰,潘复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