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对称直流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485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边对称直流充电装置。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出端连接两组串联的整流装置,两整流装置之间设和负载连接的直流输出套管,所述两整流装置通过一可导电的旋转件连接。1)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充电装置各部件全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箱内充满变压器油,以达到均匀电场,增加绝缘强度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小了整体体积,增加了使用寿命的目的;2)为了满足不同极性的试验要求,旋转件的增设,使两套管输出电压的极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转换,以满足实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整流装置,对交流电压进行双边整流,产生直流高电压的装置,尤其适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容器塔进行双边充电。
技术介绍
目前所常用的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的直流装置大多是独立的放置于变压器外面,所采用的变压器容量小,而外置的硅堆整流装置考虑到电场分布的因素,相应的占用的空间较大;且现有的充电装置其输出电压的极性为固定,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转换,在有些使用环境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可根据现场使用需求灵活改变输出电压极性的双边对称直流充电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出端连接两组串联的整流装置,两整流装置之间设和负载连接的高压套管,所述两整流装置通过一可导电的旋转件连接。所述变压器、整流器和高压套管均设置在变压器油之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将充电装置各部件全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箱内充满变压器油,以达到均匀电场,增加绝缘强度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小了整体体积,增加了使用寿命的目的;2)为了满足不同极性的试验要求,旋转件的增设,使两套管输出电压的极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转换,以满足实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交流变压器,2为整流装置,3、4为直流输出套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简要说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 A、B:电源接入(变压器输入端子); T:变压器(将380伏变为七万伏左右交流电压); D:整流装置(将交流整流为直流); S:直流输出套管。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380伏交流电经交流变压器1,将其变为七万伏左右的高压电,为适应高压充电需要,交流变压器I选用大截面变压器铁芯,配以适当变比的变压器绕组,以满足大容量的电容器充电需要;交流输出电压接至整流装置2,整流装置2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经硅堆整流后产生高达十万伏左右的直流电压,提供给电容器,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的整流装置2装有两组硅堆,分别产生正负两组直流电压,并将其引至直流输出套管3、4;直流输出套管3、4采用高强度尼龙材质,在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减小直流泄露电流,保证了电源的强度。本专利技术充电装置的各部件全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边对称直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出端连接两组串联的整流装置,两整流装置之间设和负载连接的直流输出套管,所述两整流装置通过一可导电的旋转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边对称直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变压器输出端连接两组串联的整流装置,两整流装置之间设和负载连接的直流输出套管,所述两整流装置通过一可导电的旋转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生汤小平张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