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440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MnaM1-aO2-bFcXd,其中,M为Ni和Co中的至少一种,X为Cl,Br和I中的至少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F-取代NCM中的氧位,即在氧位掺杂氟,由于氟的电负性比氧大,对锰的束缚能力更强,从而形成比Mn-O更强的Mn-F键,能够很好的抑制NCM中Mn的溶出,稳定晶体结构,适合在高充电截止电压下使用;而且氧位掺杂氟还改善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该正极材料的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高电压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镍钴锰(NCM)三元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容量(可高达250 mAh/g,为理论容量的91 %)、优异的安全性能和低廉的价格等优点而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在高电压下差的循环性能制约着NCM的应用与发展。最新研究表明,NCM在循环过程中金属离子的溶出,尤其是锰的溶出,破坏了 NCM的表面结构,这是导致使用NCM的电池循环衰减的重要原因。所以抑制锰的溶出,保持NCM表面结构完整度是提闻NCM闻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关键所在。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NCM表层包覆金属氧化物,该方法能够缓解HF对活性物质的腐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NCM的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无法抑制长循环中锰的溶出;也有文献报道,在NCM中掺杂其他的金属元素,如Mg,Al等,对NCM进行改性,以稳定NCM材料的结构,改善NCM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晶格收缩导致的结构坍塌,但是这种金属阳离子的掺杂无法起到稳定Mn的功效,从而无法抑制Mn的溶出。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高电压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MnaM1?aO2?bFcXd,其中,M为Ni和Co中的至少一种,X为Cl,Br和I中的至少一种,0<a<1,0.001≤c≤0.2,0.001≤c+d≤0.2,并且b+c+d=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MnaMwCVbFeXd,其中,M为Ni和Co中的至少一种,X为Cl,Br和I中的至少一种,O < a<1,0.001 ^ c ^ 0.2,0.001 ( c+d ( 0.2,并且 b+c+d=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Ni和Co。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前驱体的制备:将锰源和M源按摩尔比a: (1-a)混合后注入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中,以强碱或碳酸盐为沉淀剂,并调节PH为10-14,同时以NH3.H2O为螯合剂,在40-70°C下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含锰和M的氢氧化物前驱体或碳酸盐前驱体; 第二步,预烧结:将第一步得到的前驱体在250-500°C下预烧结1-1Oh ; 第三步,球磨与烧结:将锂源、LiF, LiX和第二步得到的预烧结后的前驱体加入到球磨罐中球磨,然后在300-700°C下烧结Ι-lOh,继续升温至800-1200°C烧结5_12h,得到LiMnjj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丁山谭欣欣柳娜邝泉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