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共模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380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46
有效布置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图案并确保宽的线圈形成区域。共模滤波器(100)具备设置在基板(11)上的薄膜线圈层(12)、设置在薄膜线圈层(12)的表面的凸点电极(13a~13d)和磁性树脂层(14)。薄膜线圈层(12)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螺旋形导体(22、23);彼此串联连接的螺旋形导体(24、25);以及引出导体(26a~26d),螺旋形导体(22、24)彼此磁耦合,螺旋形导体(23、25)彼此磁耦合。螺旋形导体(22~25)的内周端经由引出导体(26a~26d)而分别与凸点电极(13a~13d)电气连接,螺旋形导体(22、23)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螺旋形导体(24、25)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模滤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共模滤波器的构造。
技术介绍
近年来,USB标准或IEEE1394标准作为高速的信号传输接口而广泛地普及,并使用在个人计算机或数码相机等多数数字机器中。在这些接口中,采用了使用一对信号线传输差动信号(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的差动传输方式,并实现了比现有的单端传输方式更高速的信号传输。对于用于除去高速差动传输通道上的噪声的滤波器,广泛使用了共模滤波器。共模滤波器具有对在一对信号线传输的信号的差动成分的阻抗低而对同相成分(共模噪声)的阻抗高这样的特性。因此,通过将共模滤波器插入在一对信号线上,能够使差分模信号实质上不衰减而阻断共模噪声。在现有的共模滤波器中,已知有例如像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在由铁氧体等磁性陶瓷构成的上下磁性基板间形成共模滤波器元件而成的共模滤波器。在共模滤波器元件中,一对平面螺旋形导体在上下方向重叠而彼此磁耦合,能够实现非常薄型且高性能的元件。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的共模滤波器:省略由磁性陶瓷材料构成的上下的磁性基板中的一个,代之设置含有磁性粉的树脂层,并且使用凸点(bump)电极作为外部端子电极。根据该结构,可以不需要利用溅射等在各个芯片部件的表面形成微小的平面电极而高精度地形成端子电极。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将由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图案构成的滤波器部在上下方向重叠使之磁耦合,从而使2个共模滤波器元件的串联连接形成单个芯片。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2个共模滤波器元件一体化,因此可以不发生部件个数的增大或特性的偏差而获得良好的频率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86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474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81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现有的共模滤波器中,由于在一个芯片所限制的平面区域内并列配置2个螺旋形导体,因此存在螺旋形导体的圈的大小变小这样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用于连接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与外部端子电极的引出导体与螺旋形导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存在占用了线圈形成区域的一部分且不能增大圈的大小这样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上下的螺旋形导体的不重叠部分的面积大,泄漏电感大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布置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图案,由此在维持圈的大小的同时缩小线圈形成区域的共模滤波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上下的螺旋形导体不重叠部分的面积,且能够减少泄漏电感的共模滤波器。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薄膜线圈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线圈层的表面的第I至第4凸点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薄膜线圈层的所述表面且除了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以外的区域的树脂层,所述薄膜线圈层包含: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第I和第2螺旋形导体的第I平面线圈层,设置在与所述第I平面线圈层不同的层、且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第3和第4螺旋形导体的第2平面线圈层,以及与所述第I和第2平面线圈层相比更接近于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而设置、且包含第I至第4引出导体的引出导体层,所述第I螺旋形导体与所述第3螺旋形导体彼此磁耦合,所述第2螺旋形导体与所述第4螺旋形导体彼此磁耦合,所述第I至第4螺旋形导体的内周端经由所述第I至第4引出导体而分别与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连接,所述第I和第2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3和第4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布置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图案,由此能够在维持圈的大小的同时缩小线圈形成区域。因此,能够利用由于缩小线圈形成区域所产生的空白区域来增大圈的大小,或者能够谋求节省仅空白区域的面积(元件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可以经由引出导体而连接螺旋形导体的内周面与端子电极,因此能够在适当的位置形成大小适当的凸点电极。另外,能够减少上下的螺旋形导体不重叠部分的面积,由此能够减少泄漏电感。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而能够减小螺旋形导体的寄生电容,由此能够提高在高频区域的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第I螺旋形导体的卷绕方向与第2螺旋形导体相反,第3螺旋形导体的卷绕方向与第4螺旋形导体相反,第I螺旋形导体的卷绕方向与第3螺旋形导体相同,第2螺旋形导体的卷绕方向与第4螺旋形导体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形成彼此串联连接的2个螺旋形导体的两端均构成为内周端的平面线圈图案。因此,能够省略用于连接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与端子电极的引出导体,并且能够缩小线圈形成区域。此外,能够减小上下螺旋形导体不重叠部分的面积,由此能够减少泄漏电感。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薄膜线圈层还具备:依次层叠的第I至第3绝缘层、贯通所述第2和第3绝缘层的第I和第2接触孔导体、贯通所述第3绝缘层的第3和第4接触孔导体,在所述第I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第I平面线圈层,在所述第2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第2平面线圈层,在所述第3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所述引出导体层,所述第I至第4螺旋形导体的内周端经由所述第I至第4接触孔导体和所述第I至第4引出导体而分别与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的各个具有与所述基板的主面平行的第I露出面、以及与所述基板的主面正交的第2露出面。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基板的材料是镁橄榄石。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基板所希望的机械强度,并且降低介电常数,由此能够减少螺旋形导体的寄生电容。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布置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图案,由此在维持圈的大小的同时缩小线圈形成区域的共模滤波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上下的螺旋形导体不重叠部分的面积,且能够减少泄漏电感的共模滤波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00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共模滤波器100的结构的电路图。图3是详细地表示共模滤波器100的层构造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4是第I和第2平面线圈层21A、21B的概略平面图,(a)是第I平面线圈层21A的概略平面图,(b)是第2平面线圈层21B的概略平面图。图5是表示2个螺旋形导体的串联连接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用于说明共模滤波器的自谐振频率的图。图7是表示共模滤波器100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8是详细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200的层构造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引出导体26a 26d和凸点电极13a 13d的概略平面图。图10是表示凸点电极的变形例的概略平面图。符号说明IOa层叠体的上面IOb层叠体的底面IOc IOf层叠体的侧面(外周面)11 基板12薄膜线圈层13a 13d凸点电极14磁性树脂层16A共模滤波器元件16B共模滤波器元件17a 17d电感器元件18a 18d端子电极20a 20d绝缘层21A、21B平面线圈层2IC引出导体层22 25螺旋形导体 26d引出导体 27a 27d接触孔导体28a 28d端子电极100、200共模滤波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薄膜线圈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第1至第4凸点电极,设置在所述薄膜线圈层的表面;以及树脂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线圈层的所述表面且除了所述第1至第4凸点电极以外的区域,所述薄膜线圈层包含: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第1和第2螺旋形导体的第1平面线圈层;设置在与所述第1平面线圈层不同的层,且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第3和第4螺旋形导体的第2平面线圈层;以及与所述第1和第2平面线圈层相比更接近于所述第1至第4凸点电极而设置,且包含第1至第4引出导体的引出导体层,所述第1螺旋形导体与所述第3螺旋形导体彼此磁耦合,所述第2螺旋形导体与所述第4螺旋形导体彼此磁耦合,所述第1至第4螺旋形导体的内周端,经由所述第1至第4引出导体而分别与所述第1至第4凸点电极连接,所述第1和第2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3和第4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JP 2011-2378711.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基板; 薄膜线圈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第I至第4凸点电极,设置在所述薄膜线圈层的表面;以及 树脂层,设置在所述薄膜线圈层的所述表面且除了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以外的区域, 所述薄膜线圈层包含: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第I和第2螺旋形导体的第I平面线圈层;设置在与所述第I平面线圈层不同的层,且包含彼此串联连接的第3和第4螺旋形导体的第2平面线圈层;以及与所述第I和第2平面线圈层相比更接近于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而设置,且包含第I至第4引出导体的引出导体层, 所述第I螺旋形导体与所述第3螺旋形导体彼此磁耦合, 所述第2螺旋形导体与所述第4螺旋形导体彼此磁耦合, 所述第I至第4螺旋形导体的内周端,经由所述第I至第4引出导体而分别与所述第I至第4凸点电极连接, 所述第I和第2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 所述第3和第4螺旋形导体的外周端彼此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贤史奥村武史伊藤知一中込晶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