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4MeV中子慢化材料,属于核技术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肿瘤位置的中子通量需要大于lOlm-Y1,快中子所占比例要求小于3%。高产额D-T中子发射器具有价格低、体积小、可移动、关断后无辐射等优点,是BNCT最佳的候选中子源。但是其中子能量为14MeV,需要慢化后才能用于BNCT。随着产额为1012n/s的D-T中子发生器的出现,14MeV中子的慢化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常用的中子慢化材料是铅、水、重水、石蜡以及聚乙烯等,其缺点是慢化效率低,即使D-T中子发生器的产额提高到1013n/s,也达不到BNCT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4MeV中子慢化材料,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其慢化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4MeV中子慢化材料是由3种材料构成,第I种材料是7cm厚的钨,第2种材料是6cm厚的铅,第3种材料是21cm厚的重水。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理由如下:14MeV快中子被重金属非弹性散射后,大多数散射中子的能量低于3MeV,能谱的峰值在2MeV左右,此能量是氢元素慢化效果最佳的区域。因此,常用重金属对14MeV中子进行慢化,然后再用富含氢元素的物质对其进一步慢化。钨和铅都属于重金属,密度大,慢化快中子的能力强。此外,钨和铅的(n,2n)反应截面比较大,能对中子起到增殖作用,有利于提高热中子通量,降低快中子比例。钨的密度(19.35X 103kg/m3)比铅(11.34X 103kg/m3)大,慢化快中子的能力强,但是其热中子吸收截面(11.0b)远大于铅(0.1b)的。由于最初的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14MeV中子慢化材料,由钨、铅和重水3种材料组成的,其特征是:钨、铅和重水依次紧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4MeV中子慢化材料,由钨、铅和重水3种材料组成的,其特征是:钨、铅和重水依次紧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MeV中子慢化材料,其特征是:钨的厚度为7cm,与铅紧密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道文,李鑫,兰民,韩冬,向鹏,韦韧,董小刚,孙正昊,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