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嬗变次锕系核素的聚变驱动次临界包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371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43
一种嬗变次锕系核素的聚变驱动次临界包层,由多个相同的独立小模块组成,每个小模块的整体形状为“D”字型,包括内包层、外包层以及其间形成的“D”字型等离子体腔,内包层为圆柱体型,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屏蔽层、内反射层、内第一壁和内刮削层,外包层整体形状也为“D”字型,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为外刮削层、外第一壁、嬗变区、氚增殖区,外反射层和外屏蔽层,嬗变区内沿外第一壁水平布置多个嬗变燃料组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以便于燃料的装载和卸装;嬗变区嬗变燃料组件的水平布置,提高了嬗变区的填充率,使得嬗变包层的结构更加紧凑;嬗变燃料组件内的燃料采用金属合金燃料,获得一个比较硬的能谱,有利于MA通过裂变反应进行直接有效的嬗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嬗变次锕系核素的聚变驱动次临界包层,由多个相同的独立小模块组成,每个小模块的整体形状为“D”字型,包括内包层、外包层以及内包层和外包层间形成的“D”字型等离子体腔(1),所述内包层为圆柱体型,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屏蔽层(11)、内反射层(10)、内第一壁(9)和内刮削层(8),所述外包层的整体形状和等离子体腔(1)也为“D”字型,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为外刮削层(2)、外第一壁(3)、嬗变区(4)、氚增殖区(5),外反射层(6)和外屏蔽层(7),在所述嬗变区(4)、氚增殖区(5),外反射层(6)和外屏蔽层(7)的一端均为第一冷却剂通道(14),另一端均为第二冷却剂通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嬗变区(4)内沿外第一壁(3)水平布置多个嬗变燃料组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良志杨超吴宏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