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滤光片及使用该红外滤光片的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163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42
一种红外滤光片,其包括一个圆形的玻璃基片及至少一个圆环形的防裂膜。所述玻璃基片包括一对相背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粘贴于所述红外滤光片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与所述玻璃基片同轴设置且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沿对齐。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可以增加所述玻璃基片的外围边缘的强度,防止该玻璃基片的外围边缘发生碎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红外滤光片的镜头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滤光片及使用该红外滤光片的镜头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滤光片及使用该红外滤光片的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镜头模组通常包括一个镜筒及收容于该镜筒内的一个用于过滤红外光的红外滤光片及一个与该红外滤光片相邻设置的透镜。该红外滤光片通常由玻璃通过磨圆加工制成,由于存在加工应力,该红外滤光片的外围边缘容易碎裂,产生玻璃微粒,因此,在将该红外滤光片装入该镜筒时,该红外滤光片的外围边缘与该镜筒的内壁摩擦发生碎裂,由此产生的玻璃微粒落至该透镜上,从而影像镜头模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成像品质的镜头模组。一种红外滤光片,其包括一个圆形玻璃基片及至少一个圆环形防裂膜。所述玻璃基片包括一对相背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与所述玻璃基片同轴设置且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沿对齐。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一个镜筒、至少一个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透镜、一个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红外滤光片。所述透镜与所述红外滤光片相邻且位于所述红外滤光片的入射光路。所述红外滤光片包括一个圆形玻璃基片及至少一个圆环形防裂膜。所述玻璃基片包括一对相背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与所述玻璃基片同轴设置且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沿对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基片的一个表面粘贴有至少一个圆环形的防裂膜以增加所述玻璃基片的外围边缘的强度,如此,在组装置该红外滤光片时,可以防止该玻璃基片的外围发生碎裂而产生玻璃微粒并落至所述镜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镜头模组的红外滤光片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镜头模组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镜头模组100光轴AA镜筒10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间隔环14第四透镜15光学部151非光学部152止挡环16红外滤光片17玻璃基片171表面1711防裂膜17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100,包括一个镜筒10、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收容于所述镜筒10内的且具有同一光轴AA的一个第一透镜11、一个第二透镜12、一个第三透镜13、一个间隔环14、一个第四透镜15、一个止挡环16及一个红外滤光片17。所述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及第三透镜13相互卡合。所述第三透镜13与第四透镜15之间设置所述间隔环14。所述第四透镜15包括一个光学部151及一个环绕所述光学部151的非光学部152。所述光学部151即为透镜中起光学作用的部分,所述光学部151用于对光线进行光学成像。所述非光学部152包围并连接所述光学部151,主要作用为放置、支撑所述光学部151。所述止挡环16大致为圆环状且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其安装在所述非光学部152与所述红外滤光片17之间。所述止挡环16用于固持所述第四透镜1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环16采用黑色塑料制成,且所述非光学部152沿所述光轴AA方向在所述止挡环16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止挡环16。所述止挡环的厚度约为0.25毫米。所述红外滤光片17包括一个圆形的玻璃基片171及一个圆环形的防裂膜172。所述玻璃基片171通过磨圆加工而成。所述玻璃基片171可以在一个透明玻璃表面进行镀膜以使该透明玻璃具有过滤红外线的功能,也可以是具有过滤红外线功能有色玻璃。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基片171为有色玻璃经磨圆加工而成,其包括一对相背的表面1711。所述防裂膜172为圆环形透明塑料片,其厚度约为0.035毫米。所述防裂膜172的外径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直径对应相等。所述防裂膜172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其中一个表面1711,具体的,所述防裂膜172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靠近所述止挡环16的一个表面1711且所述防裂膜172与所述玻璃基片171同轴设置。所述防裂膜172设置在所述止挡环16与所述玻璃基片171之间,所述防裂膜172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外沿对齐。由于所述玻璃基片171为玻璃通过磨圆加工制成,加工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外围边缘还有残余的加工应力,发生碰撞时,较容易发生碎裂。所述防裂膜172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靠近所述止挡环16的一个表面1711,如此,所述防裂膜172可以增加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外围边缘的强度。将所述玻璃基片171装入所述镜筒10时,所述防裂膜172可以防止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外围与所述镜筒10的内壁碰撞而产生玻璃微粒并落入所述第四透镜15上。所述镜头模组100可以包括两个防裂膜172,两个防裂膜172分别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两个表面1711,如此,可以更有效防止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外围发生碎裂而产生微粒。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100,包括一个镜筒10、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收容于所述镜筒10内的且具有同一光轴AA的一个第一透镜11、一个第二透镜12、一个第三透镜13、一个间隔环14、一个第四透镜15、一个红外滤光片1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镜头模组100省去了所述止挡环16,所述圆环状的防裂膜172为黑色塑料片,具体地,所述防裂膜172为一遮光片。该遮光片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酯,PET聚酯)形成薄膜,然后将薄膜经冲压成型。所述防裂膜172的厚度约为0.035毫米。所述防裂膜172的外径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直径对应相等。所述防裂膜172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其中一个表面1711,具体的,所述防裂膜172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靠近所述非光学部152的一个表面1711且所述防裂膜172与所述玻璃基片171同轴设置,所述防裂膜172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外沿对齐。所述非光学部152沿所述光轴AA的方向在所述防裂膜172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防裂膜172。如此,所述防裂膜172不仅可以吸收来自所述非光学部152的光线,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玻璃基片171碎裂而产生玻璃微粒。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省去了所述止挡环16,可以进一步减小所述镜头模组100的尺寸。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模组100也可以包括两个防裂膜172,两个防裂膜172分别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171的两个表面1711。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红外滤光片及使用该红外滤光片的镜头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滤光片,其包括一个圆形的玻璃基片及至少一个圆环形的防裂膜;所述玻璃基片包括一对相背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粘贴于所述红外滤光片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与所述玻璃基片同轴设置且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沿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一个镜筒、至少一个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透镜及一个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红外滤光片;所述透镜与所述红外滤光片相邻且位于所述红外滤光片的入射光路;所述红外滤光片包括一个圆形的玻璃基片及至少一个圆环形的防裂膜;所述玻璃基片包括一对相背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粘贴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与所述玻璃基片同轴设置且所述至少一个防裂膜的外沿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沿对齐,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透镜与所述红外滤光片之间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直接抵接到透镜,所述防裂膜的内沿超出所述止挡环的内沿,所述透镜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均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