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及影像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1446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含:镜头单元;镜筒,套设于镜头单元外;至少一吸震结构,置于镜头单元与镜筒之间,且吸震结构与镜头单元及镜筒接触,吸震结构具有第一接触面,镜头单元具有第二接触面,镜筒具有第三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及第三接触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粗糙面;其中,当镜头单元与镜筒产生沿镜头单元径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吸震结构阻止镜头单元与镜筒沿径向的相对移动;当镜头单元与镜筒产生沿镜头单元轴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吸震结构与镜头单元之间及/或与镜筒之间产生摩擦力,阻止镜头单元与镜筒沿轴向的相对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透镜模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及影像撷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影像撷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镜头震动的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
技术介绍
摄影装置在现在社会中越来越普及,清晰的影像已是现今大众摄影的基本要求,然而无论在拍摄静态或动态的物件,都可能会出现摄影装置的镜头抖动,导致拍摄的影像会出现模糊、重影等现象。因此保持镜头的稳定性,在拍摄静态或动态物件,尤其在较差的曝光条件下拍摄,降低震动对影像的影响越显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影像撷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头容易震动导致拍摄影像模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含:镜头单元;镜筒,套设于该镜头单元外;至少一吸震结构,置于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之间,且该吸震结构与该镜头单元及该镜筒接触,该吸震结构具有第一接触面,该镜头单元具有第二接触面,该镜筒具有第三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及该第三接触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粗糙面;其中,当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产生沿该镜头单元径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该吸震结构发生径向形变并产生反作用力,阻止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沿径向的相对移动;当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产生沿该镜头单元轴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该吸震结构与该镜头单元之间及/或与该镜筒之间产生摩擦力,阻止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沿轴向的相对移动。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粗糙面具有微结构,该微结构的截面为多边形及半圆形的至少其中之一。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触面与该第二接触面及/或该第一接触面与该第三接触面为凹凸配合。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镜头模组还包含弹性连接筒,该弹性连接筒设置于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之间,且该弹性连接筒的至少一端抵接该吸震结构。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吸震结构为一弹性连接筒,该弹性连接筒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及中间部,且至少一个端部接触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吸震结构包含刚性垫件与弹性结构,该刚性垫件与该镜筒以齿状结构配合,以限制该吸震结构与该镜筒之间的相对旋转。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吸震结构与该镜筒以螺接方式配合,以限制该吸震结构与该镜筒之间的相对旋转。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吸震结构包含橡胶、硅胶、泡棉、弹簧及弹片的至少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影像撷取装置,该影像撷取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镜头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镜头单元与镜筒之间设置吸震结构,且吸震结构与镜头单元、镜筒的接触面设为粗糙面,吸震结构限制了镜头单元与镜筒之间沿径向及沿轴向的相对移动,提高了透镜模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吸震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吸震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镜头模组结构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镜头模组100可用于相机等影像撷取装置,于一实施例中,镜头模组100包含镜头单元20、镜筒40以及吸震结构60。镜筒60套设于镜头单元20外;本实施例的镜头模组100具有两个吸震结构60,设置于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之间,且吸震结构60与镜头单元20及镜筒40接触,吸震结构60具有第一接触面61,镜头单元20具有第二接触面21,镜筒40具有第三接触面41,第一接触面61、第二接触面21及第三接触面41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粗糙面,即粗糙面可以位于吸震结构60、镜头单元20及镜筒40的三者其中之一上,或者上述三者其中之二上,或者同时位于所述三者之上。一般在实际应用中,影像撷取装置会发生移动或震动,镜头模组100会随之发生移动或震动,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之间可能会产生沿镜头单元20径向或沿镜头单元20轴向的相对移动的趋势,这种趋势会导致镜头单元20拍摄的影像模糊不清。而本实施例中,因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之间设置有吸震结构60,当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之间产生径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吸震结构60会发生径向形变并产生与移动趋势相反的反作用力,阻止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沿径向的相对移动,而当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产生轴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因第一接触面61、第二接触面21及第三接触面41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粗糙面,吸震结构60与镜头单元20之间及/或与镜筒40之间产生摩擦力,即吸震结构60与镜头单元20之间或者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之间,或者吸震结构60与镜头单元20之间以及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之间,从而阻止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沿轴向的相对移动。另外,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2中绘示第一接触面61与第二接触面21之间以及第一接触面61与第三接触面41之间有缝隙,实则第一接触面61与第二接触面21之间以及第一接触面61与第三接触面41之间为紧密接触,图中仅为方便说明各个接触面而绘示有缝隙。于一实施例中,镜头模组100还包含弹性连接筒80,弹性连接筒80设置于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之间,且弹性连接筒80的至少一端抵接吸震结构60,于图1至图2所示实施例中,弹性连接筒80的两端分别抵接吸震结构60。弹性连接筒80可进一步缓冲镜头单元20与镜筒40之间沿轴向的相对移动趋势。于另一实施例中,吸震结构可直接做成弹性连接筒的形状,即吸震结构与弹性连接筒一体成型形成一体的吸震结构,其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及中间部,且至少一个端部接触镜头单元与镜筒。于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粗糙面具有微结构,且微结构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其它多边形以及半圆形的至少其中之一。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61与第二接触面21及/或第一接触面61与第三接触面41为凹凸配合,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接触面61与第二接触面21及/或第一接触面61与第三接触面41之间的粗糙度,从而相对移动时的提高摩擦力。请参看图3及图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吸震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吸震结构的俯视图。吸震结构60包含刚性垫件62与弹性结构64,刚性垫件62与镜筒40以齿状结构622配合,以限制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之间的相对旋转。其中,该刚性垫件62可为金属材料制成。于另一实施例中,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亦可以以螺接方式配合,以限制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之间的相对旋转。但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之间亦可以以微结构、粗糙面或凹凸结构等方式配合,能限制吸震结构60与镜筒40之间的相对旋转即可。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吸震结构60包含橡胶、硅胶、泡棉、弹簧及弹片的至少其中之一,以提供足够的弹性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镜头单元与镜筒之间设置吸震结构,且吸震结构与镜头单元、镜筒的接触面设为粗糙面,吸震结构限制了镜头单元与镜筒之间沿径向及沿轴向的相对移动,提高了透镜模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镜头模组及影像撷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模组包含:镜头单元;镜筒,套设于该镜头单元外;至少一吸震结构,置于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之间,且该吸震结构与该镜头单元及该镜筒接触,该吸震结构具有第一接触面,该镜头单元具有第二接触面,该镜筒具有第三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及该第三接触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粗糙面;其中,当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产生沿该镜头单元径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该吸震结构发生径向形变并产生反作用力,阻止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沿径向的相对移动;当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产生沿该镜头单元轴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该吸震结构与该镜头单元之间及/或与该镜筒之间产生摩擦力,阻止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模组包含:镜头单元;镜筒,套设于该镜头单元外;至少一吸震结构,置于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之间,且该吸震结构与该镜头单元及该镜筒接触,该吸震结构具有第一接触面,该镜头单元具有第二接触面,该镜筒具有第三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及该第二接触面均为非粗糙面,该第三接触面为粗糙面;其中,当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产生沿该镜头单元径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该吸震结构发生径向形变并产生反作用力,阻止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沿径向的相对移动;当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产生沿该镜头单元轴向的相对移动趋势时,该吸震结构与该镜头单元之间及/或与该镜筒之间产生摩擦力,阻止该镜头单元与该镜筒沿轴向的相对移动;其中,该吸震结构包含刚性垫件与弹性结构,该刚性垫件与该镜筒以齿状结构配合,以限制该吸震结构与该镜筒之间的相对旋转;或者该吸震结构与该镜筒以螺接方式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