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014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和一种显示设备。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沿着显示面板的后侧彼此平行地设置;导光块。每个导光块具有圆锥帽形状,并且分别对应于发光元件中的一个。每个导光块还包括:容纳部分,容纳发光元件,使得从发光元件辐射的光入射到导光块;倾斜部分,从导光块的底侧的边缘以一定角度向显示面板延伸并且折射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以将所述光传输到显示面板;图案部分,具有图案化的形状,以将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朝向倾斜部分反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涉及一种产生光并且将光提供给显示面板从而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的背光単元和ー种具有该背光単元的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ー种能够实现局部调光并且具有简单结构的背光単元和ー种具有该背光単元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显示设备是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显示广播信号或各种格式的图像信号/图像数据的装置,并且显示设备被构造为TV、监视器等。显示面板被构造为各种形式,例如,液晶显示(IXD)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rop)等,并且显示面板用于各种显示设备。这里,当采用自身不产生光的LCD面板作为显示面板时,显示设备包括产生光并且将光提供给显示面板的背光単元。显示设备的背光单元采用与传统上使用的冷阴极荧光灯相比在环境问题和响应速度方面具有优良特性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产生光的光源。基于在布置中光源相对于导光板的位置,背光単元可以分为直下式和边光式。在直下式背光単元中,光源与导光板的后侧平行设置,每个光源将光直接传输到前显示面板。然而,在边光式背光単元中,光源沿着导光板的边缘以条形设置,并且来自光源的光进入导光板的侧部,然后传输到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背光単元,所述背光単元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沿着显示面板的后侧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及多个导光块,每个导光块具有圆锥帽形状并且分别对应于发光元件中的ー个,圆锥帽的底侧与显示面板的后侧平行,导光块包括容纳部分、倾斜部分和图案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形成在所述底侧的ー个区域中并且容纳发光元件,使得从发光元件辐射的光入射到导光块;所述倾斜部分从所述底侧的边缘以一定角度向显示面板倾斜地延伸并且折射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以将所述光传输到显示面板的后侧;所述图案部分形成在底侧上,并且具有图案化的形状,以将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朝向倾斜部分反射。所述图案部分可以以楔形雕刻到所述底侧中。所述容纳部分可以形成在所述底侧的中心区域中,并且所述图案部分的楔子形状可以形成以所述容纳部分为中心的多个同心圆。所述底侧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所述倾斜部分可以具有圆锥形形状,所述圆锥形形状具有朝向显示面板的顶点。导光块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底侧的边缘和所述倾斜部分之间的从所述底侧向上直立的侧壁。所述侧壁可以包括将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反射回到导光块中的反射部分。所述反射部分可以包括附于所述侧壁的反射片或者涂覆到所述侧壁的光反射颜料。所述倾斜部分可以折射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使得被折射的光以基本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后侧的主偏角入射到显示面板的后侧。由倾斜部分朝向显示面板形成的导光块的顶点的角可以设为大约90度至大约180 度。可以对应于从发光元件辐射的光的亮度来设定所述底侧的面积。所述容纳部分可以包括反射部分,所述反射部分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到导光块中的区域中形成在面对显示面板的部分中并且反射辐射的光。所述反射部分可以包括附于所述部分的反射片或者涂覆到所述部分的光反射颜料。所述容纳部分可以包括散射部分,所述散射部分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到导光块中的区域中形成在面对显示面板的部分中并且散射辐射的光。所述散射部分可以包括附于所述部分的散射片或者涂覆到所述部分的光散射颜料。所述背光单元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和导光块之间的漫射片,所述漫射片漫射从所述倾斜部分出射的光并将光提供到显示面板。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背光单元。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并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布置在图1的显示设备中的光源模块和导光块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3是图1中的显示设备的一个导光块的透视图;图4是图3的导光块的底侧的平面图;图5是图3中的导光块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1中的组装的显示设备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布置在显示设备中的光源模块和导光块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构造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从而使具有本领域普通知识的人员容易实现。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示例性实施例,而不限于这里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清晰和简洁,省略了公知部件的描述,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如图1中所示,显示设备I包括:盖10和20,形成内部容纳空间;显示面板30,被盖10和20容纳在容纳空间中,并且在表面上显示图像;背光单元40,被盖10和20容纳在容纳空间中,产生光并将光提供给显示面板30,从而在显示面板30上显示图像。首先,图1中示出的方向被如下定义。基本上,图1中的X、Y和Z方向分别表示宽度、长度和高度方向。显示面板30设置在X-Y平面上,盖10和20、显示面板30和背光单元40沿Z轴堆叠。在下文中,将基于上面定义的方向来描述包括图1的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这里,与X、Y和Z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分别表示为-X、-Y和-Z方向,X-Y平面表示通过X轴和Y轴限定的平面。盖10和20形成显示设备I的外部形状,并且支撑容纳在内部的显示面板30和背光单元40。基于图1中的显示面板30,将Z方向定义为向前的方向/前侧,将-Z方向定义为向后的方向/后侧,盖10和20包括支撑显示面板30的前侧的前盖10和支撑背光单元40的后侧的后盖20。前盖10和后盖20 —起形成容纳空间,并且支撑显示面板30和背光単元40的边缘。具体地讲,前盖10具有形成在与X-Y平面平行的表面上的开ロ,以通过所述开ロ暴露显示面板30的图像显示区域。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被构造为液晶显示(IXD)面板。显示面板30由两个基底(未示出)和置于这两个基底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形成,并且通过施加驱动信号调节液晶层(未示出)中液晶的取向来在显示面板30的表面上显示图像。显示面板30自身不发光,因此从背光単元40向显示面板30提供光,以在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显示面板30包括驱动电路板(未示出)。当从驱动电路板施加驱动信号吋,显示面板30的液晶(未示出)以预定角度旋转。因此,透光特性在构成显示面板30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各个晶核(未示出)中不同,从而在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背光単元40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后面,即,沿着显示面板30的-Z方向,以向显示面板30提供光。背光単元40包括:光源単元130,具有沿着显示面板30的后侧平行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110 ;多个导光块200,设置在光源単元130和显示面板30之间,并且以一对ー的关系与各个发光兀件110对应;反射板300,设置在导光块200下面;漫射片400,设置在导光块200和显示面板30之间。尽管为了使本示例性实施例清晰,图1仅示出了部分导光块200,但是应该理解,在实际的显示设备I中,导光块200沿着显示面板30的后侧对应于各个发光元件110设置。光源単元130包括沿着X方向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光源模块100。光源模块100包括产生并辐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110以及其上安装有各个发光元件110以导通/截止的模块板120。发光元件110彼此分隔开,并且沿着显示面板30的表面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沿着显示面板的后侧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及多个导光块,每个导光块具有圆锥帽形状并且分别对应于发光元件中的一个,圆锥帽的底侧与显示面板的后侧平行,其中,每个导光块包括容纳部分、倾斜部分和图案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形成在所述底侧的一个区域中并且容纳发光元件,使得从发光元件辐射的光入射到导光块;所述倾斜部分从所述底侧的边缘以一定角度向显示面板倾斜地延伸并且折射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以将所述光传输到显示面板的后侧;所述图案部分形成在底侧上,并且具有图案化的形状,以将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朝向倾斜部分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7 KR 10-2011-01103611.一种显示设备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多个发光元件,沿着显示面板的后侧彼此平行地设置;以及 多个导光块,每个导光块具有圆锥帽形状并且分别对应于发光元件中的一个,圆锥帽的底侧与显示面板的后侧平行, 其中,每个导光块包括容纳部分、倾斜部分和图案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形成在所述底侧的一个区域中并且容纳发光元件,使得从发光元件辐射的光入射到导光块;所述倾斜部分从所述底侧的边缘以一定角度向显示面板倾斜地延伸并且折射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以将所述光传输到显示面板的后侧;所述图案部分形成在底侧上,并且具有图案化的形状,以将在导光块中传播的光朝向倾斜部分反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图案部分以楔形雕刻到所述底侧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形成在所述底侧的中心区域中,并且所述图案部分的楔形形成以所述容纳部分为中心的多个同心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底侧具有矩形形状,所述倾斜部分具有圆锥形形状,所述圆锥形形状具有朝向显示面板的顶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导光块还包括位于所述底侧的边缘和所述倾斜部分之间的从所述底侧向上直立的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单兀,其中,所述侧壁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道铉郑明烈李佶泓李大熙邢信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