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省略胶框的背光模块及具有此种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性电子及通讯产品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广泛地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型电脑、桌上型电脑,以及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等产品。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及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ο背光模块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本身不发光的液晶能显不影像。背光模块为液晶显不器的光源,由光源、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胶框及铁框等元件所组成。背光模块的胶框可以防止光源从导光板边缘漏光,并提供液晶显示面板及光学膜片组的定位。然而,受限于胶框的设置,使得背光模块的铁框在设计时常需要配合胶框的结构作卡合结构。铁框的卡合结构的设计常会对铁框结构造成破坏,因而降低铁框的整体强度。另外,胶框在制作工艺上的厚度至少要4 5毫米(mm)。因此,胶框的设置也增加整体背光模块的轮廓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承载框架,具有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对而设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与该第三侧面相对而设的第四侧面;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片及多个具有均匀厚度的第二反射片,该第一反射片设置于该承载框架内,该些第二反射片设置于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二侧面、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的内侧;导光板,设置于该第一反射片上;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以及光源,设置于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一侧面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承载框架,具有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对而设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与该第三侧面相对而设的第四侧面; 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片及多个具有均匀厚度的第二反射片,该第一反射片设置于该承载框架内,该些第二反射片设置于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二侧面、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的内侧; 导光板,设置于该第一反射片上; 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以及 光源,设置于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一侧面的内侧。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射片连接该些第二反射片中部分的第二反射片,且该第一反 射片及该部分的第二反射片为一体成型。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射片与该些第二反射片中一另一部分的第二反射片为不相连,且该另一部分的第二反射片通过背胶粘贴于该第二侧面、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中至少一侧面的内侧。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些第二反射片还朝向该光学膜片组的方向弯折,且贴附于该光学膜片组的表面上。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承载框架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朝向设置有该光学膜片组之侧,一体成型地延伸于该第一侧面、该第二侧面、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中至少其中一侧面。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挡块,设置于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一侧面、该第二侧面、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中至少其中一侧面与该光学膜片组之间。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的夹角,该第二侧面及该第三侧面的夹角,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的夹角及该第一侧面及该第四侧面的夹角中至少一夹角为扇形,且该光学膜片组具有至少一顶角为扇形,该顶角对应于该承载框架的该夹角而设置。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贴附元件,该第一贴附元件可弯折地贴附于该承载框架的表面及该光学膜片组的表面,以固定该光学膜片组于该承载框架内。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承载框架的该第一侧面具有多个弯折部,该些弯折部延伸于该第一侧面的边缘且朝向该光学膜片组的侧延伸,该些弯折部中两相邻的弯折部之间形成一开口。10.按权利要求9项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贴附元件粘贴于该第一侧面的该些弯折部上,且该第二贴附元件覆盖于该开口上。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 显示面板,设置于该壳体的中;以及 背光模块,相对于该显不面板而设置于该壳体之中,该背光模块包括: 承载框架,具有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