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间连杆机构的灯具,特别的涉及一种可缩放的新型变形灯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用灯具缺乏动态美感,缺乏生机,无法给我们带来一种全身心的放松和视觉美感。同时在一些大型的场馆布置、舞台设计与布置方面主要采用电子产品的灯具来实现一动态美,利用机械原理来体现机械美的灯具还有待开发。市场对灯具外观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审美水平不断提升,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灯具的参考指标顺序依次是款式、质量、服务、品牌,外形美观具有动态效果的灯具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机械结构实现灯具的动态变形与缩放,同时用机械结构对灯具进行外观的赋形,最终得到一个充满动态变形美和外形曲线美的缩放灯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十个偏心杆连接成第一杆组,八个偏心杆连接成第二杆组,六个偏心杆杆连接成第三杆组,十五个偏心杆连接成第四杆组。第一、二、三杆组两端均是通过两个过渡杆和一个角块与第四杆组进行连接,六个第一杆组通过圆周方向的连接形成第一个横向的圆环,六个第二杆组通过圆周方向的连接形成第二个横向的圆环,六个第三杆组通过圆周方向的连接形成第三个横向的圆环,三个圆环均可实现沿圆环径向缩放。第四杆组底端的两个杆分别与固定于圆环上的斜杆进行连接,同时与第一、二、三杆组通过过渡杆和角块进行连接,第四杆组可实现竖直方向的缩放,能形成圆弧状的外形,六个第四杆组均匀分布于圆环上。第四杆组底端的两个杆分别与固定于圆环上的斜杆进行连接,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与第四杆组上形成的其余平行四边形形状相同,固定于圆环上的斜杆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整个灯具的外形可通过这一夹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缩放的新型变形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包括A、B、C三个部分,A为整个灯具的杆组部分,B为杆组的驱动部分,C为整个灯具的动力输入部分;杆组部分A与杆组驱动部分B通过杆(6)与撑杆(8)形成的转动副连接,杆组部分A上杆组(Ⅳ)上的杆(5)、杆(6)分别与杆(7)进行连接,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杆组(Ⅳ)上形成的其余平行四边形形状相同,杆(7)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整个灯具的外形可通过这一夹角进行调整;杆组驱动部分B与动力输入部分C通过丝杠(13)与联轴器(14)连接;灯具杆组部分A为一空间圆弧曲面,该曲面构成了灯具的主体,灯具的灯泡可置于各杆件之上;灯具的缩放变形分为收缩,展开两种状态,收缩和展开的程度由驱动电机正反转的时间控制,灯具的整体外形是仿鲜花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缩放的新型变形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包括A、B、C三个部分,A为整个灯具的杆组部分,B为杆组的驱动部分,C为整个灯具的动力输入部分;杆组部分A与杆组驱动部分B通过杆(6)与撑杆(8)形成的转动副连接,杆组部分A上杆组(IV)上的杆(5)、杆(6)分别与杆(7)进行连接,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杆组(IV)上形成的其余平行四边形形状相同,杆(7)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整个灯具的外形可通过这一夹角进行调整;杆组驱动部分B与动力输入部分C通过丝杠(13)与联轴器(14)连接; 灯具杆组部分A为一空间圆弧曲面,该曲面构成了灯具的主体,灯具的灯泡可置于各杆件之上;灯具的缩放变形分为收缩,展开两种状态,收缩和展开的程度由驱动电机正反转的时间控制,灯具的整体外形是仿鲜花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缩放的新型变形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具的杆组部分A包括杆组(I )、杆组(II)、杆组(III)、杆组(IV),10个杆(I)通过转动副连接成杆组(I ),8个杆(I)通过转动副连接成杆组(II ),6个杆(I)通过转动副连接成杆组(III),15个杆(4)通过转动副连接成杆组(IV); 杆(I)与杆(4)属于同一种杆,尺寸相同,每一根杆上有三个相同大小的孔,两端各一个,中间一个,两端的孔(a)、(c)在一条直线上,中间的孔(b)偏离两端孔所在的直线一段距离,从而使杆件连接后能形成曲线的外形; 杆组(I )、(II)、(III)数量均为6个,每个杆组两端均是通过过渡杆(2)和角块(3)与杆组(IV)进行连接,6个杆组(I )通过圆周方向的连接形成第一个横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安,李承武,杨社腾,谢岩,贾俊杰,田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