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冷轧产品轧制及平整领域。
技术介绍
对于冷轧轧制和平整生产而言,轧辊消耗在冷轧生产总成本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人们不断利用各种手段控制吨钢辊耗,以降低生产成本。受轧机结构和系统频响制约,一般每只轧辊的磨削量在40-70mm之间,严重影响吨钢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轧辊的利用率、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在整个冷轧系统中,1)轧机支承辊用至最小尺寸后改制为平整机的支承辊继续使用,改制方法为当轧机支承辊用至最小尺寸后,先将用完后的轧机支承辊作为辊坯加工到接近平整机支承辊的外形尺寸,轧机支承辊辊径部位要切除材料到接近平整机的支承辊辊径尺寸,然后进行热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至平整机支承辊的外形尺寸、平整机的支承辊辊径尺寸;热处理后的辊身硬度要求达到60~65HS,淬火层深度≥50mm;轧辊轴肩和轴颈硬度为40~45HS;整体调质处理后硬度35~55HS;2)平整机的工作辊用到最小尺寸后,改制成轧机工作辊继续使用,改制方法为当平整机的工作辊用到最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轧辊有效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冷轧系统中,1)轧机支承辊用至最小尺寸后改制为平整机的支承辊继续使用,改制方法为:当轧机支承辊用至最小尺寸后,先将用完后的轧机支承辊作为辊坯加工到接近平整机支承辊的外形尺寸,轧机支承辊辊径部位要切除材料到接近平整机的支承辊辊径尺寸,然后进行热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至平整机支承辊的外形尺寸、平整机的支承辊辊径尺寸;热处理后的辊身硬度要求达到60~65HS,淬火层深度≥50mm;轧辊轴肩和轴颈硬度为40~45HS;整体调质处理后硬度35~55HS; 2)平整机的工作辊用到最小尺寸后,改制成轧机工作辊继续使用,改制方法为:当平整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清,闵威,严裕宁,丁文红,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