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庆武专利>正文

膜片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92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膜片换向阀。为解决现有液体换向阀应用于化工领域后易卡、易腐蚀泄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膜片换向阀,该膜片换向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膜片;阀体为左右两侧部分内凹的金属块状结构且上端设有工作介质进口,工作介质进口贯通设置在阀体上的横贯通道,横贯通道贯通阀体的左右两侧面,阀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工作介质出口,工作介质出口与最接近的阀体侧面的内凹部分连通;阀盖为两个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阀体左右两侧,阀盖上设置有高压气体进口或者定位螺栓进口;膜片设置在阀盖与阀体之间,且膜片的四周被阀盖与阀体固定。使用此膜片换向阀可以安全地实现工作介质的沟通换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换向阀,特别是一种膜片换向阀
技术介绍
换向阀又称作克里斯阀,是阀门的一种,具有多向可调的通道,可适时改变流体流向。换向阀具有两种以上流动形式和两个以上开口的方向控制阀,是实现液压油流或其他工作介质的沟通以及切断,并能够实现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换向阀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化工厂多采用气动三通球阀来实现工作介质的换向及沟通,但气动三通球阀在工作介质的粘度高于IOOOcP(厘泊)或者工作介质中含有颗粒时,阀内的小球在转动时易被卡死,造成换向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影响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并且化工厂大多使用腐蚀性介质或有毒、易燃以及易爆介质,但现有液体换向阀在用于这些环境时,换向阀内的密封圈容易被腐蚀损坏,造成泄露,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且会对人身安全及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液体换向阀应用于化工领域后易卡、易腐蚀泄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膜片换向阀,该膜片换向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膜片;所述阀体为左右两侧部分内凹的金属块状结构且上端设有工作介质进口,所述工作介质进口贯通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横贯通道,所述横贯通道贯通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面,所述阀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工作介质出口,所述工作介质出口与最接近的阀体侧面的内凹部分连通;所述阀盖为两个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左右两侧,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高压气体进口或者定位螺栓进口 ;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且所述膜片的四周被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固定。这样,高压气体在进入所述阀盖后,使所述左右膜片产生弹性变形,将所述横贯通道的端口封堵,使工作介质不能够从被封堵一侧流出,达到换向或者沟通的目的。优选地,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内凹部分的中部向外侧凸出,且凸出部分小于所述阀体的宽度,所述横贯通道设置在该凸出部分,使得所述膜片因外界压力变形后,更容易将所述横贯通道的端口封堵,加强了该膜片换向阀的密封性与稳定性,且由于所述膜片的变形较小,延长了该膜片换向阀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左右膜片采用弹性较好且价格较低的橡胶材料制成;当工作介质从未封堵出口流出时,由于左右膜片与横贯通道两端的间距不大,工作介质的自身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对左右膜片产生冲击,使其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并包裹住工作介质中含有的颗粒杂质等,对工作介质产生一定的过滤作用,保证了阀运转的可靠性。优选地,将所述阀体与所述左膜片、所述右膜片的接触面,所述左阀盖与所述左膜片的接触面,以及所述右阀盖与所述右膜片的接触面设置为粗糙面。使得所述左膜片与所述阀体的左侧面以及所述左阀盖的内侧面,所述右膜片与所述阀体的右侧面以及所述右阀盖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更好地将所述左膜片和所述右膜片固定起来,保证了所述左、右膜片在被固定到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时的相对位置,确保阀的密封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优选地,在所述阀盖内设置空腔。当高压气体进入所述空腔后,先充满该空腔,然后向所述膜片施加压力,增加了所述膜片与高压气体的接触面,使所述膜片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更好地将所述横贯通道的端口封堵。或者减少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阀盖间的接触,降低了对所述定位螺栓的磨损,并能使所述定位螺栓进行细微调整,使得所述膜片在产生变形后能够更好地将所述横贯通道的端口封堵。优选地,所述定位螺栓的末端设置有锁紧螺母。采用此结构后,可以增加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膜片的接触面积,使所述膜片产生的弹性形变更容易将横贯通道封堵。且由于所述锁紧螺母的径向截面为边缘平滑的正六边形结构,在与所述膜片接触时,大大降低了由于所述定位螺栓末端锐边对所述膜片的磨损,延长了该膜片换向阀的使用寿命。使用此膜片换向阀,可以很好地解决特殊工作介质在流动过程中造成的易卡、泄漏等问题,增强了阀的可用性以及可靠性,保证了化工厂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对人身及环境的危害,且此换向阀由于换向较为及时,能够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膜片换向阀整体沿其横轴被剖开的剖视图,且该膜片换向阀的阀盖上设置有高压气体进气口;图2为本专利技术膜片换向阀整体沿其横轴被剖开的剖视图,且该膜片换向阀的阀盖上设置有螺栓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该膜片换向阀包括阀体1,左阀盖21、右阀盖22、左膜片31以及右膜片32。阀体I为左右两侧部分内凹的金属块状结构,阀体I的上端设有工作介质进口 11,工作介质进口 11垂直并贯通设置在阀体I中心轴处的横贯通道14,且横贯通道14贯通阀体I的左右两侧面,阀体I的下端设置有左工作介质出口 12和右工作介质出口 13,左工作介质出口 12与阀体I的左侧面的内凹部分连通,右工作介质出口 13与阀体I的右侧面的内凹部分连通。左阀盖2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左阀盖21的上端设置有左高压气体进气口211,且左高压气体进气211贯通左阀盖21的上端与该空腔连通。左膜片31设置在左阀盖21与阀体I的左侧面之间,且左膜片31的四周被左阀盖21与阀体I固定。右阀盖22的结构与左阀盖21的结构相同,右阀盖22上设置有贯通阀盖内空腔的右高压气体进气口 221,且右阀盖22与阀体I的右侧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右膜片32。优选地,将阀体I与左膜片31、右膜片32的接触面,左阀盖21与左膜片31的接触面,以及右阀盖22与右膜片32的接触面均设置为粗糙面。使得左膜片31与阀体I的左侧面以及左阀盖21的内侧面、右膜片32与阀体I的右侧面以及右阀盖22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更好地将左膜片31、右膜片32固定起来。优选地,阀体I左右两侧内凹部分中部的内凹程度小于所述内凹部分的外侧,使得膜片因外界压力变形后,更容易将横贯通道14的端口封堵,加强了该膜片换向阀的密封性与稳定性,且由于该结构可以使左膜片31和右膜片32的变形较小,延长了该膜片换向阀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在左高压气体进气口 211以及右高压气体进气口 221处接高压气管,在工作介质进口 11、左工作介质出口 12以及右工作介质13处连接工作介质流通管。若工作介质需要从左工作介质出口 12流出,则通过高压气管从右高压气体进气口 221处向右空腔内持续通入高压气体,使得右膜片32产生弹性变形,将横贯通道14的右端封堵,此时工作介质就只能从左工作介质出口 12流出了。若工作介质需要从右工作介质出口 13流出,则通过高压气管从左高压气体进气口 211处向左空腔内持续通入高压气体,使得左膜片31产生弹性变形,将横贯通道14的左端封堵,此时,工作介质就只能从右工作介质出口 13流出了。若需要使工作介质分流以沟通不同元件,则不向左空腔以及右空腔中通入高压气体,工作介质从工作介质进口 11处流入该膜片换向阀,通过横贯通道14自然流向左阀盖21以及右阀盖22与阀体I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左膜片31以及右膜片32的微量变形包裹住工作介质中的杂质,使较为纯净的工作介质通过左工作介质出口 12以及右工作介质出口 13并流向下一级元件。如图2所示,该膜片换向阀也可以是在其左阀盖21、右阀盖22对应横贯通道14的位置处设置螺栓孔,该螺栓孔左定位螺栓41、右定位螺栓42相配合,左定位螺栓41的末端设置左锁紧螺母411,右定位螺栓42的末端设置右锁紧螺母421。当需要封闭横贯通道14的左端时,旋拧左定位螺栓41,使左定位螺栓41向右运动,左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片换向阀,该膜片换向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膜片;所述阀体为左右两侧部分内凹的金属块状结构且上端设有工作介质进口,所述工作介质进口贯通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横贯通道,所述横贯通道贯通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面,所述阀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工作介质出口,所述工作介质出口与最接近的阀体侧面的内凹部分连通;所述阀盖为两个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左右两侧,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高压气体进口或者定位螺栓进口;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且所述膜片的四周被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换向阀,该膜片换向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膜片;所述阀体为左右两侧部分内凹的金属块状结构且上端设有工作介质进口,所述工作介质进口贯通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横贯通道,所述横贯通道贯通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面,所述阀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工作介质出口,所述工作介质出口与最接近的阀体侧面的内凹部分连通;所述阀盖为两个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左右两侧,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高压气体进口或者定位螺栓进口 ;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且所述膜片的四周被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内凹部分的中部向外侧凸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武虞召存杜少君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