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差动式先导溢流阀,为解决现有先导溢流阀中导阀芯与导阀座间冲击大,易损坏寿命短及振动、噪声大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导溢流阀在导阀腔内设置差动式导阀,在导阀内侧是与进油口连通的第一容腔,外侧是由节流孔连通第一容腔的第二容腔,导阀芯滑设于导阀座内,其密封锥位于第一容腔内并与一缓冲弹簧连接,第二容腔侧设调压弹簧与导阀座连接,导阀座与导阀芯间的导阀间隙、径向通孔及出油口构成导阀开启的泄漏油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差动式的导阀、倒装的导阀芯、缓冲弹簧、轴向可移动的导阀座与导阀芯以及导阀间隙的阻尼作用降低导阀关闭时冲击力,并使导阀芯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实现该溢流阀冲击小、寿命长、稳定且噪声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特别是液压系统中的差动式先导溢流阀。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分体式溢流阀中包括主阀与主阀开启装置,用主阀开启装置来控制主阀的上腔内的液压,通过降低上腔内的液压来开启主阀芯。现有的主阀开启装置通常为一种先导式液压阀,如图1所示,导阀座5是固定不动,导阀芯4通过其顶部的柱状定位针定位于导阀座5的阀孔中并与阀孔为间歇配合,导阀座5上有与主阀上腔连通的导阀进油口 12,有通过主阀节流孔与主阀进油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 30,有将导阀上腔与主阀溢油口连通的导阀出油口 U。这种结构是利用调压弹簧7来平衡导阀芯所受液压油的作用力,因此要求调压弹簧7的刚度非常高。控制阀随着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波动而频繁开启与关闭,导阀芯4与导阀座5也就频繁地开启与关闭。由于现有的主阀开启装置中导阀座时固定不动的,这就导致导阀在开启与关闭时导阀芯4与导阀座5的阀孔尖边8之间产生很大的冲击,使得导阀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因冲击力造成损坏,降低控制阀使用寿命;并且导阀在开启时,导阀芯在导阀座的阀孔中处于浮动状态,导阀芯4会常常偏离中心,使导阀芯与阀孔相互碰撞,产生振动而产生噪声,甚至产生嘯叫现象,增加机器的噪声辐射,难以满足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溢流阀的主阀开启装置受冲击大而易损坏、寿命短,且易产生振动与嘯叫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差动式先导溢流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差动式先导溢流阀,包括主阀和与主阀固定连接的主阀开启装置,主阀包括主阀体,主阀体上设有主阀芯腔、溢油口 ;主阀芯腔内设置可在其中沿轴向移动的主阀芯,主阀芯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另一端在其作轴向移动时可将主阀进油口与溢油口连通或关闭,主阀芯在复位弹簧的同一侧设有与主阀芯邻接的上腔,其中主阀开启装置包括一阀体、与阀体螺接的阀帽,阀体与阀帽内形成导阀腔,导阀腔内滑设置一导阀,导阀的内侧为第一容腔,第一容腔与上腔连通,导阀外侧设有第二容腔,导阀上设有连通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的导阀节流孔,导阀包括导阀芯与导阀座,导阀座与导阀腔内壁滑配合,导阀座上设有一轴向贯通导阀座的导阀孔,导阀芯包括头部的导向部、尾部的密封锥、连接导向部和密封锥的连接部,密封锥位于第一容腔内,导向部与导阀孔滑配合,连接部与导阀孔之间具有导阀间隙,密封锥与导阀孔的尖边脱离接触时第一容腔与导阀间隙连通,导阀座上设有连通导阀间隙的径向通孔,阀体上设有连通径向通孔的出油口,出油口与溢油口连通;第一容腔内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导阀芯连接,另一端与阀体连接,在第二容腔内设使导阀芯向第二容腔方向的移动行程小于导阀座向第二容腔方向的滑动行程的限位装置,在导阀的外侧设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的一端与导阀座接触连接,另一端与阀帽连接;第一容腔内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大于第二腔内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第一容腔通过主阀节流孔与主阀进油口连通。本专利技术差动式先导溢流阀工作原理如下:在主阀开启装置开启之前,第一容腔通过主阀节流孔与主阀进油口连通,使第一容腔与主阀进油口处具有相同的液压压力。由于导阀位于第一容腔内的轴向受力面积大于导阀位于第二容腔内的轴向受力面积,当第一容腔内的压力达到主阀开启装置的调定压力时,第一容腔内的液压油以及缓冲弹簧对导阀的作用力大于第二容腔内液压油和调压弹簧对导阀的作用力,使导阀向第二容腔方向移动(第二容腔的液压油也通过导阀节流孔流向第一容腔),当导阀芯与限位装置接触时,导阀芯停止移动,导阀座继续向第二容腔的方向移动,此时导阀芯的密封锥与导阀座的阀孔尖边脱离接触,使第一容腔与导阀间隙连通,第一容腔内的液压油通过导阀间隙、径向通孔、出油口流出第一容腔,进入主阀的溢油口,使第一容腔内的压力迅速降低,从而降低与第一容腔相连通的主阀上腔内的压力,使得主阀芯在主阀进油口处液压油的作用下背向主阀进油口的方向移动,主阀进油口与溢油口直接连通,也即溢流阀开启。随着第一容腔内的压力迅速降低,第二容腔的液压油也通过导阀节流孔流向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内的压力也随之降低,但由于导阀节流孔的阻尼作用,第二容腔的压力降低速度低于第一容腔内的压力降低速度,当第一容腔内的压力降低到主阀开启装置关闭的调定压力时,第一容腔内的液压油和缓冲弹簧对导阀的轴向作用力小于第二容腔内液压油和调压弹簧对导阀的轴向作用力,导阀座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向第一容腔方向移动,使导阀座的阀孔尖边与导阀芯的密封锥锥面接触,断开从第一容腔与导阀间隙的油路,使第一容腔的压力提升,从而也提高与第一容腔相连通的控制阀主阀芯复位的上腔压力,使得主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主阀进油口方向移动,关闭主阀进油口到溢油口的油路。导阀关闭的过程中,导阀座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向第一容腔方向移动,第二容腔的容积增大,液压油经导阀节流孔进入到第二容腔,但由于导阀节流孔的阻尼作用,可减缓导阀座的移动速度,降低导阀座与导阀芯接触时的冲击。本专利技术通过差动式的导阀、倒装的导阀芯即导阀芯安装在导阀进油的一侧的第一容腔内、缓冲弹簧、轴向可移动的导阀座与导阀芯以及导阀节流孔的阻尼作用降低导阀关闭时冲击力,并使导阀芯始终处于一稳定状态,以实现主阀开启装置冲击小、寿命长、噪声低的优点,也通过此举提高溢流阀的性能与实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中,主阀节流孔可以设置在主阀体上,还可以设置在主阀芯上,当主阀节流孔设置主阀芯上时,主阀进油口与上腔通过主阀节流孔连通,但由于上腔是与第一容腔相连通的,因此,第一容腔也就间接地与主阀进油口处通过主阀节流孔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中,限位装置为限位柱,其一端与阀帽固定连接,另一端是用于与导阀芯接触连接的限位端。另外可在阀帽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柱套接的内孔,限位柱插套于内孔内通过紧密配合套接或通过螺纹螺接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防止限位柱发生偏斜,另外限位柱也可以是与阀帽一体结构。调压弹簧与阀帽之间可设有调压垫片。调压垫片用于微调调压弹簧对导阀座的弹力,精确调定导阀开启的压力。另外还可通过在阀帽内设有固定帽,固定帽的中心设限位柱固定孔,与限位柱固定套接,固定帽的外侧面与阀帽的内侧面配合连接。调压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帽接触,调压弹簧将固定帽顶在阀帽内侧的底部。固定帽与定位柱可以是螺纹连接、紧配合固定连接、焊接或为一体结构。调压弹簧与固定帽之间也可设有调压垫片。在本专利技术中,导阀节流孔可设置在导阀座上,也可设置在导阀芯上,限位柱的限位端的端面上设端面流入、侧面流出的通油通道,通油通道在导阀芯与限位端面接触连接时与导阀节流孔连通。此举是为了使当导阀芯与限位端的端面接触时,导阀节流孔通过通油通道与第二容腔连通,不会因为限位端的端面与导阀芯的接触而阻断其连通。通油油道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在限位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沉孔,限位端的的侧面设置有贯穿沉孔侧壁的贯穿孔,沉孔在导阀芯与限位端的端面接触连接时与导导阀节流孔连通;或者在限位端的端面上设置贯穿整个限位端的端面的油槽,在导阀芯与限位端的端面接触连接时油槽与导阀节流孔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中,导阀座与导阀腔内壁配合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嵌有第一密封圈。在本专利技术中,导阀座靠近第二容腔的部分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套筒,密封套筒的内侧壁与导阀座滑配合,密封套筒的两端分别与阀体与阀帽接触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式先导溢流阀,包括主阀(B)和与主阀固定连接的主阀开启装置(A),所述主阀(B)包括主阀体(31),主阀体(31)上设有主阀芯腔、溢油口(33)、主阀进油口(32);主阀芯腔内设置可在其中沿轴向移动的主阀芯(36),主阀芯(36)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35),另一端在其作轴向移动时可将主阀进油口(32)与溢油口(33)连通或关闭,所述主阀芯(36)在复位弹簧(35)的同一侧设有与主阀芯(36)邻接的上腔(34),其特征在于主阀开启装置包括一阀体(1)、与阀体螺接的阀帽(9),所述阀体与阀帽内形成导阀腔,导阀腔内滑设置一导阀,所述导阀的内侧为第一容腔(3),第一容腔(3)与所述上腔(34)连通,导阀外侧设有第二容腔(6),导阀上设有连通第一容腔(3)与第二容腔(6)的导阀节流孔(13),所述导阀包括导阀芯(4)与导阀座(5),所述导阀座(5)与导阀腔内壁滑配合,导阀座(5)上设有一轴向贯通导阀座的导阀孔,所述导阀芯(4)包括头部的导向部(18)、尾部的密封锥(14)、连接导向部和密封锥的连接部(15),所述密封锥(14)位于第一容腔(3)内,所述导向部(18)与所述导阀孔滑配合,所述连接部(15)与导阀孔壁之间具有导阀间隙(16),密封锥与导阀孔的尖脱离接触时第一容腔与导阀间隙连通,导阀座(5)上设有连通导阀间隙的径向通孔(17),阀体(1)上设有连通径向通孔(17)的出油口(11),所述出油口(11)与所述的溢油口(33)连通;所述第一容腔(3)内设有缓冲弹簧(2),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阀芯(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体(1)连接,在第二容腔(6)内设使导阀芯(4)向第二容腔(6)方向的移动行程小于导阀座(5)向第二容腔(6)方向的滑动行程的限位装置,在导阀的外侧设有调压弹簧(7),所述调压弹簧的一端与导阀座(5)接触连接,另一端与阀帽(9)连接;所述第一容腔(3)内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大于第二腔内(6)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所述第一容腔(3)通过主阀节流孔(37)与主阀进油口(3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动式先导溢流阀,包括主阀(B)和与主阀固定连接的主阀开启装置(A),所述主阀(B)包括主阀体(31),主阀体(31)上设有主阀芯腔、溢油口(33)、主阀进油口(32);主阀芯腔内设置可在其中沿轴向移动的主阀芯(36),主阀芯(36)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35),另一端在 其作轴向移动时可将主阀进油口(32)与溢油口(33)连通或关闭,所述主阀芯(36)在复位弹簧(35)的同一侧设有与主阀芯(36)邻接的上腔(34),其特征在于主阀开启装置包括一阀体(I)、与阀体螺接的阀帽(9),所述阀体与阀帽内形成导阀腔,导阀腔内滑设置一导阀,所述导阀的内侧为第一容腔(3),第一容腔(3)与所述上腔(34)连通,导阀外侧设有第二容腔出),导阀上设有连通第一容腔(3)与第二容腔(6)的导阀节流孔(13),所述导阀包括导阀芯(4)与导阀座(5),所述导阀座(5)与导阀腔内壁滑配合,导阀座(5)上设有一轴向贯通导阀座的导阀孔,所述导阀芯(4)包括头部的导向部(18)、尾部的密封锥(14)、连接导向部和密封锥的连接部(15),所述密封锥(14)位于第一容腔(3)内,所述导向部(18)与所述导阀孔滑配合,所述连接部(15)与导阀孔壁之间具有导阀间隙(16),密封锥与导阀孔的尖脱离接触时第一容腔与导阀间隙连通,导阀座(5)上设有连通导阀间隙的径向通孔(17),阀体⑴上设有连通径向通孔(17)的出油口(11),所述出油口(11)与所述的溢油口(33)连通;所述第一容腔(3)内设有缓冲弹簧(2),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阀芯(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体(I)连接,在第二容腔(6)内设使导阀芯(4)向第二容腔(6)方向的移动行程小于导阀座(5)向第二容腔(6)方向的滑动行程的限位装置,在导阀的外侧设有调压弹簧(7),所述调压弹簧的一端与导阀座(5)接触连接,另一端与阀帽(9)连接;所述第一容腔(3)内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大于第二腔内(6)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所述第一容腔(3)通过主阀节流孔(37)与主阀进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英达,唐云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