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35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33
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涉及发动机部件,特别是一种活塞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活塞环本体,在活塞环本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0.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耐磨性及耐蚀性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且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部件,特别是一种活塞环。
技术介绍
当今发动机向高压缩比、高输出功率低排放、长寿命方向发展,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喷射等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活塞环则是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发动机中工况最苛刻的摩擦零件之一,对汽车本身的性能、寿命和排放具有根本性影响。我国内燃机用活塞环产品与国外著名公司同类产品尚有明显差距,而引进及已经国产化的重型卡车、战车、船舶发动机用活塞环大多用进口,迫切需要采用新材料和自主创新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高性能活塞环,因此国内近些年陆续开发或引进了喷钥、复合镀、激光陶瓷、渗陶等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活塞环的耐磨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达到降低排放的效果,但在部分车柴环,尤其是第二道、第三道环以及农机、空压机、工程机械活塞环均采用电镀硬铬技术,约占活塞环产量的85%以上。表面镀铬活塞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耐磨寿命不高,抗干磨能力差。2)铬层结合强度差,易剥落,废品率高。3)生产工艺通过重金属三价铬及六价铬电离,污染环境严重。今后将是国家重点淘汰的的工艺。因此研制一个新的表面处理技术替代目前的电镀硬铬技术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耐磨损、耐腐蚀的活塞环。本专利技术包括活塞环本体,在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活塞环本体外设置了多元共渗化合物层,提高了活塞环的耐磨性及耐蚀性,装有该活塞环的发动机的机油耗及排放较传统的硬镀铬产品大大降低且绿色环保,且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有活塞环本体I,在活塞环本体I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0.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环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川朱有慧张喜仁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仪征威龙活塞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