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
技术介绍
雨水口在按传统施工工艺施工时,存在受空间影响的缺点,整个过程质量不容易控制,雨水口内墙壁与井框不垂直、雨水口内壁距立沿石偏差大、墙体分层抹面且不光洁、雨水口井篦安装不统一;另外,施工时间利用率低,挖好的雨水口基坑经常被破坏,导致松散素土等杂物落入槽内,不易清理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了施工空间对质量影响、施工效率高、拼装准确率高、易操作、成本低、整体稳定性好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边墙之间通过若干侧墙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之间设置有调节块,边墙和侧墙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的凹槽和开设于侧墙的凸槽相连接,侧墙与调节块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的凹槽和开设于侧墙的凸槽相连接。所述边墙与侧墙和底板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与侧墙的凸槽和开设于底板的凹槽相连接。所述侧墙和边墙外围绑扎有钢筋,顶部设置有圈梁,圈梁内侧设置有收水蓖。—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1),底板(1)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2),边墙(2)之间通过若干侧墙(3)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3)之间设置有调节块(4),边墙(2)和侧墙(3)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侧墙(3)与调节块(4)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4)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I),底板(I)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2),边墙(2)之间通过若干侧墙(3)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3)之间设置有调节块(4),边墙(2)和侧墙(3)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侧墙(3)与调节块(4)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4)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其特征是:所述边墙(2)与侧墙(3)和底板(I)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与侧墙(3)的凸槽(6)和开设于底板(I)的凹槽(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其特征是:所述侧墙(3)和边墙(2)外围绑扎有钢筋(7),顶部设置有圈梁(8),圈梁(8)内侧设置有收水蓖(9)。4.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构件模板加工完成后刷脱模剂,平稳放在硬化地面上; (2)、支设模板: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辉,樊祥召,谢立,杨爱民,郭提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