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及其施工方法。该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边墙之间通过若干侧墙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之间设置有调节块,边墙和侧墙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的凹槽和开设于侧墙的凸槽相连接,侧墙与调节块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的凹槽和开设于侧墙的凸槽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解决因施工空间不足造成的质量问题,并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具有良好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城市道路雨水口施工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
技术介绍
雨水口在按传统施工工艺施工时,存在受空间影响的缺点,整个过程质量不容易控制,雨水口内墙壁与井框不垂直、雨水口内壁距立沿石偏差大、墙体分层抹面且不光洁、雨水口井篦安装不统一;另外,施工时间利用率低,挖好的雨水口基坑经常被破坏,导致松散素土等杂物落入槽内,不易清理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了施工空间对质量影响、施工效率高、拼装准确率高、易操作、成本低、整体稳定性好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边墙之间通过若干侧墙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之间设置有调节块,边墙和侧墙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的凹槽和开设于侧墙的凸槽相连接,侧墙与调节块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的凹槽和开设于侧墙的凸槽相连接。所述边墙与侧墙和底板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与侧墙的凸槽和开设于底板的凹槽相连接。所述侧墙和边墙外围绑扎有钢筋,顶部设置有圈梁,圈梁内侧设置有收水蓖。—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构件模板加工完成后刷脱模剂,平稳放在硬化地面上; (2)、支设模板:首先通过凹槽和凸槽依次将底板与侧墙和边墙连接起来,通过调节块将侧墙连接起来,拼装成型,顶部安装圈梁,圈梁内安装收水蓖,构件连接处打胶; (3)、绑扎钢筋:将拼装成型的模板绑扎上钢筋,绑扎钢筋时控制其钢筋间距好保护层厚度; (4)、浇筑:对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振捣棒及时振捣,对模板内侧棱角部位要充分振捣,防止出现蜂窝状,浇筑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把表面凝固浮浆剔除,并进行衔接面粗化处理; (5)、脱模:脱模时,以人工为主,先内后外,脱内模前把固定的螺丝都拧下,防止钢模板造成成品损坏,脱外模时,把连接半圆间螺丝拧掉,先脱一半,再脱另一半,脱模完成后要及时洒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 (6)、检查验收:主要是检查雨水口构件上有无裂缝,对雨水口井壁厚和预留孔尺寸进行检查; (7)、安装:雨水口整体放入基坑内,四周回填水泥石屑。一种,在城市道路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凹槽和凸槽的使用能够快速的、准确的、把各预制构件一次性的拼装成雨水口,节约了施工时间;调节块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拼装的严密性,在实体质量和观感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与传统工艺相比,提前把雨水口构件预制完成,能够有效的解决因施工空间不足造成的质量问题,并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具有良好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城市道路雨水口施工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拼装结构示意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中,I底板,2边墙,3侧墙,4调节块,5凹槽,6凸槽,7钢筋,8圈梁,9收水蓖。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底板1,底板I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2,边墙2之间通过若干侧墙3相连接,侧墙3之间设置有调节块4,边墙2和侧墙3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侧墙3与调节块4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4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边墙2与侧墙3和底板I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与侧墙3的凸槽6和开设于底板I的凹槽5相连接。侧墙3和边墙2外围绑扎有钢筋7,顶部设置有圈梁8,圈梁8内侧设置有收水蓖9。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构件模板加工完成后刷脱模剂,平稳放在硬化地面上; (2)、支设模板:首先通过凹槽5和凸槽6依次将底板I与侧墙3和边墙2连接起来,通过调节块4将侧墙3连接起来,拼装成型,顶部安装圈梁8,圈梁8内安装收水蓖9,构件连接处打胶; (3)、绑扎钢筋:将拼装成型的模板绑扎上钢筋7,绑扎钢筋7时控制其钢筋7间距好保护层厚度; (4)、浇筑:对底板I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振捣棒及时振捣,对模板内侧棱角部位要充分振捣,防止出现蜂窝状,浇筑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把表面凝固浮浆剔除,并进行衔接面粗化处理; (5)、脱模:脱模时,以人工为主,先内后外,脱内模前把固定的螺丝都拧下,防止钢模板造成成品损坏,脱外模时,把连接半圆间螺丝拧掉,先脱一半,再脱另一半,脱模完成后要及时洒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 (6)、检查验收:主要是检查雨水口构件上有无裂缝,对雨水口井壁厚和预留孔尺寸进行检查; (7)、安装:雨水口整体放入基坑内,四周回填水泥石屑。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在城市道路中使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施工准备一测量放线一基坑开挖一钢筋混凝土底板安装一模块拼装(支、连接管连接)一圈梁安装一模块衔接处打胶一收水篤安装一雨水口四周回填水泥石屑。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其关键技术如下: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C25砼预制,拼装口处留置凹槽5、凸槽6,构建连接处设置调节块4结合紧密,形成整体,以避免反复荷载条件下的疲劳破坏;抵抗水平推力的影响,同时要求用水准仪测定高程,严格控制雨水口与路面高差,高差越小则水平推力的影响就越小;根据施工经验,安装时雨水口略低于控制点(控制标准:0,-10mm),更容易获得良好效果;保证整体性要求严禁扰动雨水口周围路面结构,回填材料与路面结构应结合紧密,雨水口周围预留的浙青厚度应大于浙青上面层设计厚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其技术指标如下:井框与路面高差应在路面完成后检测,允许偏差< 3mm,高程允许偏差± IOmm,井框与井篤吻合,允许偏差< IOmm,井框与立沿石平行,允许偏差< 20mm。雨水口四周平整、密实、无裂缝和沉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易操作,方便安装,施工速度快,雨水口高程易控制,精确度高,小于现行规范要求的误差,道路路面雨水口与立沿石距离控制准确,避免了施工不规范、内径尺寸不标准的问题,消除了以往为达到验收要求,需要花费很多人工来整修,投入使用后,破损严重的现象,保证了雨水斗的整体稳定性及使用功能。通过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成本,获得建设单位充分肯定,社会效益显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在济南龙奥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服务楼市政管网工程、济南市大明湖路道路改造工程、济南市张庄路道路排水工程中得到应用,其中济南市张庄路道路排水工程荣获全国金杯奖,该工法解决了雨水口墙壁与井框不垂直、雨水斗内壁距立沿石偏差大、墙体分层抹面且不光洁、雨水斗井篦安装不统一等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收水斗的整体稳定性及使用功能。减少了现场污染,达到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雨水口施工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1),底板(1)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2),边墙(2)之间通过若干侧墙(3)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3)之间设置有调节块(4),边墙(2)和侧墙(3)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侧墙(3)与调节块(4)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4)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包括底板(I),底板(I)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边墙(2),边墙(2)之间通过若干侧墙(3)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侧墙(3)之间设置有调节块(4),边墙(2)和侧墙(3)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侧墙(3)与调节块(4)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调节块(4)的凹槽(5)和开设于侧墙(3)的凸槽(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其特征是:所述边墙(2)与侧墙(3)和底板(I)之间分别通过开设于边墙(2)与侧墙(3)的凸槽(6)和开设于底板(I)的凹槽(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雨水口,其特征是:所述侧墙(3)和边墙(2)外围绑扎有钢筋(7),顶部设置有圈梁(8),圈梁(8)内侧设置有收水蓖(9)。4.一种预制拼装式雨水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构件模板加工完成后刷脱模剂,平稳放在硬化地面上; (2)、支设模板: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辉,樊祥召,谢立,杨爱民,郭提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