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薄膜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由平行排列的纳米纤维构成的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伤口愈合是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一种途径,在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伤口敷料会起到保护伤口不被细菌侵袭并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早在4500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学会了用植物等覆盖伤口,利于伤口愈合,减轻因感染而致死亡的几率。之后的几千年里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加适合促进伤口愈合的材料,以此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愈后瘢痕以达到美观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发新型的伤口敷料,以期研发新的治疗手段。伤口敷料的最佳材料需具有能够维持伤口湿润环境、保护伤口不被感染、有良好的透气性、可吸收伤口渗出液等优点,随着近几年环保意识的增强,伤口敷料也逐渐发展为以环境友好为前提,除需具有上述优点外,还需具有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原生态的生物材料逐渐被人们重视。生物修复材料的表现形态也逐渐发展到多元化,其形态可以是固态或液态,通过缝合、贴敷、涂抹或注射等方式作用于伤口。目前所使用的修复材料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聚合物纺丝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纺丝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注射器中,在注射器的喷丝头与接地的接收装置之间施加的高压静电场为10~22kV,喷丝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4~30cm,聚合物纺丝溶液的流量为1~2mL/h;聚合物纺丝溶液在静电作用下产生射流,在所述的接收装置上得到由平行排列的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构成的薄膜;(3)将步骤(2)收集得到的由平行排列的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构成的薄膜浸泡于AgNO3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清洗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聚合物纺丝溶液; (2)将步骤(I)得到的聚合物纺丝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注射器中,在注射器的喷丝头与接地的接收装置之间施加的高压静电场为10 22kV,喷丝头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4 30cm,聚合物纺丝溶液的流量为I 2mL/h ;聚合物纺丝溶液在静电作用下产生射流,在所述的接收装置上得到由平行排列的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构成的薄膜; (3)将步骤(2)收集得到的由平行排列的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构成的薄膜浸泡于AgNO3的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清洗掉未被吸附的自由Ag离子;取出后再浸泡于NaBH4的水溶液中,使吸附于聚合物电纺纳米纤维表面的Ag离子被还原成单质Ag并形成Ag纳米粒子,得到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薄膜; 所述的接收装置是由一个绝缘板及固定于绝缘板上的一对平行电极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华,郗艳丽,王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