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85℃,预烘1-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烘焙1.5-2.5分钟。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抑制了针织物色变,提高了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更加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
技术介绍
细菌在多湿环境中可迅速增殖,而人体和普通针织物之间所形成的气候条件是微生物生殖繁衍的最佳场所,因而,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针织物成为了细菌滋生繁衍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针织物的卫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具有健康、抗菌、环保、安全性能的贴身针织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抗菌型针织物的加工主要采用两种技术途径一是在纤维纺丝成形前添加抗菌剂,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抗菌纤维,再采用抗菌纤维织造;二是使用抗茵剂,通过浸轧、浸溃、涂层、喷雾等方法整理织物,使织物获得抗菌效果。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其抗菌效果持久,但只适用于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使用抗菌整理剂简单方便,适用于大多数纤维纺织品,成本低。但是,现有的使用抗菌整理剂得到的针织物的抗菌性能的持久性并不能得到保证,且对织物的服用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能够抑制针织物色变,提高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C,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_85°C,预烘1_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C,烘焙1. 5-2. 5分钟。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O. 5%-2%,粘合剂3. 5%-4. 5%,分散剂2. 5%_5%,渗透剂2%_3%,且浴比为1:8-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0_70nm,所述银的粒度为15—25 nm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整理剂中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1、1:2 或者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织物通过浸溃合理选材和调配的纳米抗菌整理液,使针织物获得抗菌效果,并通过工艺的合理控制,抑制了针织物色变,提高了针织物的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更加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C,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85°C,预烘1-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C,烘焙1. 5-2. 5分钟。其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O. 5%-2%,粘合剂3. 5%-4. 5%,分散剂2. 5%_5%,渗透剂2%_3%,且浴比为1:8-15。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0-70nm,所述银的粒度为15-25 nm。所述复合整理剂中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1、1:2或者1:3。实施例一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40°C,并保温30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80°C,预烘5分钟,然后升温至110°C,烘焙2分钟。其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O.5%,粘合剂4%采用超柔软环保粘合剂TEP,分散剂3%采用无磷高效螯合分散剂LA-48,渗透剂2. 5%采用非离子快速渗透剂LK-31,且浴比为1:10。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其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5nm,所述银的粒度为20 nm,且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3。实施例二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45°C,并保温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85°C,预烘3分钟,然后升温至110°C,烘焙1. 5分钟。其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1%,粘合剂4%采用超柔软环保粘合剂TEP,分散剂5%采用无磷高效螯合分散剂LA-48,渗透剂3%采用非离子快速渗透剂LK-31,且浴比为1:10。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其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0nm,所述银的粒度为20 nm,且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2。经过测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整理工艺的针织物,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均达到了 97%以上,并且织物经过50次洗涤后,抑菌效果仍在96%以上。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通过将针织物在合理选材和调配而成的纳米抗菌整理液中浸溃,使针织物获得抗菌效果,并通过工艺的合理控制,抑制了针织物色变,提高了针织物的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更加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85℃,预烘1?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烘焙1.5?2.5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C,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85°C,预烘1-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C,烘焙1. 5-2. 5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O. 5%-2%,粘合剂3.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