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19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材质的衬底清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衬底设置在反应室中,往反应室通入保护性气体,并保持1~60分钟;随后将反应室加热至750~1100℃,通入气流量为20~1000sccm的气态含碳物质以及气流量为10~200sccm的气态含氮物质进行反应,且C∶N原子比为2~20∶1,保持1~300分钟的反应后在衬底表面制得掺杂石墨烯。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额外制备催化剂,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简易可行,与其它掺氮方法相比,所制得的产品氧含量低、掺氮量易控制和掺杂均匀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K.海姆(Andre K.Geim)等发现的一种二维碳原子晶体,为单层或多层的极薄的碳材料。单层石墨烯拥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和低的热膨胀系数,并且其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30m2/g(A Peigney, Ch Laurent, etal.Carbon,2001,39,507),可用于效应晶体管、电极材料、复合材料、液晶显示材料、传感器等。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质使其成为碳材料、纳米技术、凝聚态物理和功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对它的大批量、低成本制备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制备石墨稀的方法主要有石墨剥裂(Novoselov K S, Geim A K, et al.Science 2004, 306,666)、化学氧化还原法(D A Dikin, et al.Nature 2007,448,457 ;Sasha Stankovich, Dmitriy ADikin,Richard D Piner, et al.Carbon 2007,45,1558)、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材质的衬底清洗后烘干;(2)将烘干后的衬底设置在反应室中,往反应室通入气流量为10~1000sccm的保护性气体,并保持1~60分钟;(3)随后将反应室加热至750~1100℃,通入气流量为20~1000sccm的气态含碳物质以及气流量为10~200sccm的气态含氮物质进行反应,且C∶N原子比为2~20∶1,保持1~300分钟的反应后在衬底表面制得掺杂石墨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材质的衬底清洗后烘干; (2)将烘干后的衬底设置在反应室中,往反应室通入气流量为10 lOOOsccm的保护性气体,并保持I 60分钟; (3)随后将反应室加热至750 1100°C,通入气流量为20 IOOOsccm的气态含碳物质以及气流量为10 200sccm的气态含氮物质进行反应,且C: N原子比为2 20: 1,保持I 300分钟的反应后在衬底表面制得掺杂石墨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衬底为铜箔、铁箔、镍箔或钴箔。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衬底的清洗过程包括: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和丙酮分别对所述衬底进行超声清洗。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袁新生王要兵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