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传工程与细胞工程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细菌通过吸收外源DNA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被称为转化。将外源DNA分子如质粒或双链DNA导入细菌细胞是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最基础的技术手段之一,也是对微生物进行遗传工程改造的关键过程之一。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对一些模式微生物体系已经有相应的较为高效的DNA转化方法,比如对大肠杆菌体系,制备感受态细胞后通过热应激方法转化效率可以达到10_5或10_6。针对非特异的微生物宿主,也研究和开发了适用面更广的技术,其中高压电穿孔法和接合法是最常见的手段,但两者都有其局限性。接合法需要细菌间的物理接触以形成细胞-菌毛-细胞结合形式,若细胞不具备菌毛结构则无法实现转化。高压电穿孔须要低离子强度的反应体系和几千伏的高电压,条件极为苛刻,对细胞的损伤较大,更不利于更大范围内普及使用,电穿孔仪数十万元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应用。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当超声波作用于溶液时,会产生几百大气压的局部高压以及上千度的局部高温,通常超声波的这种作用称为气穴作用。超声波作用下,细胞壁的穿透性增强。由于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性化与超声联用的功能微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使其进入对数生长期,得到菌液;2)对菌液离心,并以透性转化试剂重悬,控制透性转化试剂的用量,使细胞浓度在此过程中浓缩5?20倍,进行细胞透性化处理;3)将经透性化处理的微生物离心后重悬于透性转化试剂,并置于转化用的玻璃瓶;4)在玻璃瓶中加入欲转化的外源核酸分子后,将玻璃瓶置于超声波仪器中,施加频率为20?80kHz的超声,超声采用连续或间歇式;5)微生物复苏,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转化体筛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性化与超声联用的功能微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使其进入对数生长期,得到菌液; 2)对菌液离心,并以透性转化试剂重悬,控制透性转化试剂的用量,使细胞浓度在此过程中浓缩5-20倍,进行细胞透性化处理; 3)将经透性化处理的微生物离心后重悬于透性转化试剂,并置于转化用的玻璃瓶; 4)在玻璃瓶中加入欲转化的外源核酸分子后,将玻璃瓶置于超声波仪器中,施加频率为20-80kHz的超声,超声采用连续或间歇式; 5)微生物复苏,在选择 性培养基上进行转化体筛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性化与超声联用的功能微生物转化方法,步骤I)所述的微生物为好氧菌或厌氧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性化与超声联用的功能微生物转化方法,所述的厌氧菌包括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vulgaris,好氧菌包括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性化与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