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粒位置效应细胞模型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13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粒位置效应细胞模型及其用途。具体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粒位置效应质粒,它是在pCMV-GFP载体的GFP基因或pCMV-Luciferase载体的Luciferase基因的下游插入如SEQIDNO.1所示的T2AG3序列构建得到的;另提供了含有上述端粒位置效应质粒的细胞模型;还提供了上述细胞模型在高通量筛选影响端粒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细胞模型可以高通量筛选对端粒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尤其是筛选抑制端粒位置效应的药物,弥补了高通量筛选影响端粒功能药物方面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发以端粒为靶点的涉及肿瘤、衰老的临床药物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筛选影响端粒功能的药物或化合物的细胞模型,具体地说,是一种端粒位置效应细胞模型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具有重复序列的特殊结构,它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方向的链富含GT。在酵母和人体中,端粒序列分别为C1-3A/TG1-3和TTAGGG/CCCTAA,并有许多端粒蛋白与端粒结合。端粒的主要功能有:第一,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第二,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第三,为端粒酶提供底物,解决DNA复制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同时,端粒又是基因调控的特殊位点,常可抑制位于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活性,沉默它附近基因的表·达,并与端粒长度有关,称之为端粒位置效应(Telomere PositionEffect,TPE),而正常细胞端粒随细胞分裂逐渐缩短,端粒附近沉默的基因是重新表达的。已有研究表明证实TPE与细胞老化和肿瘤存在密切联系。中国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27卷第8期,刊出的论文“胃癌细胞中端粒位置效应研究”,作者将pTET-OFF调节质粒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粒位置效应质粒,其特征在于,它是在pCMV?GFP载体的GFP基因或pCMV?Luciferase载体的Luciferase基因的下游插入如SEQ?ID?NO.1所示的T2AG3序列构建得到的;所述的pCMV?Luciferase载体是用Luciferase基因片段置换pCMV?GFP载体的GFP基因片段构建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粒位置效应质粒,其特征在于,它是在PCMV-GFP载体的GFP基因或pCMV-Luciferase载体的Luciferase基因的下游插入如SEQ ID N0.1所不的T2AG3序列构建得到的;所述的pCMV-Luciferase载体是用Luciferase基因片段置换pCMV_GFP载体的GFP基因片段构建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粒位置效应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粒位置效应质粒的具体构建方法是:使用NotI和PvuI双酶切pSXneo270 (T2AG3)质粒,回收T2AG3序列片段;使用NotI酶切pCMV-Luciferase载体或pCMV_GFP载体,回收大片段;再使用连接酶连接上述T2AG3序列片段和大片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静陆一鸣魏波华应亦林梁慧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