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粒子领域,特别涉及反相微乳液法制备有机化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二氧化钛(Iian0-TiO2)除了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外,还具有独特的颜色效应、光催化作用及紫外屏蔽等特殊功能,在汽车工业、化妆品、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处于非热力学稳定状态,因此极易发生团聚,而且在表面上还存在大量羟基而呈现亲水性,很难均匀分散于有机介质中,从而成为其应用的主要瓶颈。虽然,通过对n-Ti02进行物理吸附、包覆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使其表面被无机材料或有机物包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团聚作用,提高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但这些方法通常是采用市售的nano- Ti02进行改性,需要先将nano_Ti02和溶剂混合并高速分散以防止团聚,再进行改性,在改性完成后还有后处理及再分散过程,因此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及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工艺复杂、条件控制难度大、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 ...
【技术保护点】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有机化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以质量份数计,将4?1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6?14份丙烯酸和10?30份丙烯酸酯单体混合均匀,滴加去离子水使体系变为澄清,即得CTAB/AA/Acr/H2O反相微乳液体系;将2?6份钛酸丁酯和1?4份硅烷偶联剂同时加入CTAB/AA/Acr/H2O反相微乳液体系中,控制加入速度为0.4?0.6g/min,然后在室温下搅拌6?24h,制得有机化纳米二氧化钛;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技术特征摘要】
1.相微乳液法制备有机化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以质量份数计,将4-1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6-14份丙烯酸和10-30份丙烯酸酯单体混合均匀,滴加去离子水使体系变为澄清,即得CTAB/AA/Acr/H20反相微乳液体系;将2_6份钛酸丁酯和1-4份硅烷偶联剂同时加入CTAB/AA/Acr/H20反相微乳液体系中,控制加入速度为0.4-0.6g/min,然后在室温下搅拌6_24h,制得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幸荣,叶超贤,李红强,李坤泉,赖学军,谢湖,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