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货物装载卸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604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货物装载卸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货物架台,大致呈方形状;移动用辊,安装在所述货物架台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使得货物架台朝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升降部件,设在所述货物架台上的至少四个角部,将载置于该货物架台上的货物往上方抬起。提供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货物装载卸下方法,对于例如密封式集装箱,即使由具有重量的重量物构成的货物集中化,也能将其一下子平滑地进行装载、卸下,能经济有效地进行货物的装载、卸下,且即使是临时借用的集装箱而不能使其受到损伤的场合,也具有在不损伤该集装箱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等优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作为重量物的货物装载到例如集装箱内或从集装箱内卸下的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将作为重量物的货物装载到例如集装箱内或从集装箱内卸下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将作为重量物的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或将作为重量物的货物从集装箱内卸下,通常使用一般的叉车等起重设备进行。又,在不使用叉车等起重设备场合,通过人工等进行货物的装载、卸下,该场合,将用例如捆扎线捆扎集中化的货物分开,使得该货物装上辊(冷硬辊)等,或使用手推平板车等装载到集装箱内,或从集装箱内卸下。再有,以往,提出了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专利技术。在该专利技术中,如同所谓的气垫式运输机,用空气使得货物浮起,可进行集装箱内的货物装载、卸下。但是,在该专利技术中存在以下课题:必须由压缩机不断地送出压缩空气,且通过空气浮起的货物的方向很难控制,进而,在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之后,不得不将设置在该货物下的空气浮起用装卸手段原样放着。又,还提出了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其只是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强行地拉出卸下的台车装置,对于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的构成未作任何启示,没有解决装载货物时的课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7-2281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92952号公报如上所述,货物是由非常重的物件(例如混凝土结构物)构成,而且,当要求将其集中化作为一体的货物装载到集装箱中,或从集装箱中卸下场合,现状是在以往技术中作业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例如密封式集装箱,即使由具有重量的重量物构成的货物集中化,也能将其一下子平滑地进行装载、卸下,能经济有效地进行货物的装载、卸下,且即使是临时借用的集装箱而不能使其受到损伤的场合,也具有在不损伤该集装箱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等优异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I) 一种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货物架台,大致呈方形状;移动用辊,安装在所述货物架台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使得货物架台朝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升降部件,设在所述货物架台上的至少四个角部,将载置于该货物架台上的货物往上方抬起。(2) 一种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包括:导轨部,设有一对导轨以及连结杆,所述一对导轨由基片和从该基片的两端大致直角伸出的上侧伸出片及下侧伸出片形成,各自的截面大致呈-形状,所述连结杆使该导轨的开口各自对向,隔开间隔,将所述一对导轨平行连结;货物架台,大致呈方形状,能朝该导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升降部件,设在所述货物架台上的至少四个角部,将载置于该货物架台上的货物往上方抬起;在收纳于所述导轨部内的货物架台宽度方向两端部,安装有移动用辊,且安装有引导用侧辊,所述移动用辊收纳于构成所述导轨的上侧伸出片和下侧伸出片之间,在下侧伸出片上朝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引导用侧辊与构成所述导轨的基片相接,朝长度方向移动。(3) 一种货物的装载、卸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使用上述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装载或取出货物的方法;在收纳于集装箱内的货物的下面保持空间,将所述货物装载、卸下装置插入该空间内,此后,使得所述升降部件动作,将货物抬起,以将货物载置到升降部件上的状态使得货物架台移动,从所述集装箱内取出货物。(4) 一种货物的装载、卸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使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装载或取出货物的方法;在集装箱底面,将比所述货物架台的高度高的货物承受台至少设置在集装箱底面四个角,在设置所述货物承受台的集装箱内,对于将货物载置到上升至比所述货物承受台高的位置的升降部件上的状态的货物架台,使得所述移动导轨移动,收纳在所述集装箱内;收纳后,使得所述升降部件下降,将货物载置到所述货物承受台上,此后,将货物架台从集装箱内撤除。(5) 一种货物的装载、卸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使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装载或取出货物的方法;在集装箱底面,将比所述导轨部的高度高的货物承受台至少设置在集装箱底面四个角,将所述导轨部插入设置有所述货物承受台的集装箱内,接着,使得将货物载置到上升至比所述货物承受台高的位置的升降部件上的状态的货物架台沿着所述导轨部移动,收纳在所述集装箱内;收纳后,使得所述升降部件下降,将货物载置到所述货物承受台上,此后,将导轨部和货物架台从集装箱内撤除。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对于例如密封式集装箱,即使由具有重量的重量物构成的货物集中化,也能将其一下子平滑地进行装载、卸下,能经济有效地进行货物的装载、卸下,且即使是临时借用的集装箱而不能使其受到损伤的场合,也具有在不损伤该集装箱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等优异效果。附图说明图1(a)、(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的构成的概略说明图(I)。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的构成的概略说明图(2)。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的构成的概略说明图(3)。图4是说明移动辊的构成的构成说明图。图5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卸下状态的说明图(I)。图6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卸下状态的说明图(2)。图7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卸下状态的说明图(3)。图8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卸下状态的说明图(4)。图9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卸下状态的说明图(5)。图10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I)。图11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2)。图12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3)。图13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4)。图14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5)。图15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6)。图16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货物装载到集装箱内状态的说明图(7)。图17是说明移动辊的动作的说明图。图中符号意义说明如下:1-货物装载卸下装置,2-导轨,3-基片,4-上侧伸出片,5-下侧伸出片,6_连结杆,7-导轨部,8-货物架台,9-横框,10-纵框,11-移动用辊,12-前棍,13-后辊,14-辊框架,15-架台主体,16-连结轴,17-侧棍,18-水平棍,19-升降部件,20-货物,21-集装箱,22-牵引装置,23-移动台车的货物台,24-货物承受台,25-简易移动台车,26-辊装置,27-突出片,28-牵引绳索,29-卡车,30-卡止部,31-载置用台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图1至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I的概略构成。在图1(a)、(b)中,符号2表示导轨,该导轨2由基片3和上侧伸出片4以及下侧伸出片5形成,截面大致呈口形,所述上侧伸出片4和下侧伸出片5从该基片3的两端大致成直角地伸出。而且,备有一对所述导轨2、2,使一对导轨2、2的开口各自对向,且隔开所定的间隔,即可放入后述货物架台8程度的间隔,使导轨2、2平行,由连结杆6连结例如导轨2、2的前端侧,形成导轨部7 (参照图2、图5至图9)。在所述连接杆6的长度方向两侧下部设有一对辊装置26、26,通过该辊装置26、26,构成为能使导轨部7本身平滑地朝着集装箱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货物架台,大致呈方形状;移动用辊,安装在所述货物架台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使得货物架台朝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升降部件,设在所述货物架台上的至少四个角部,将载置于该货物架台上的货物往上方抬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JP 2011-2382021.一种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货物架台,大致呈方形状; 移动用辊,安装在所述货物架台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使得货物架台朝前后方向移动;以及 升降部件,设在所述货物架台上的至少四个角部,将载置于该货物架台上的货物往上方抬起。2.一种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货物装载、卸下装置包括: 导轨部,设有一对导轨以及连结杆,所述一对导轨由基片和从该基片的两端大致直角伸出的上侧伸出片及下侧伸出片形成,各自的截面大致呈-形状,所述连结杆使该导轨的开口各自对向,隔开间隔,将所述一对导轨平行连结; 货物架台,大致呈方形状,能朝该导轨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升降部件,设在所述货物架台上的至少四个角部,将载置于该货物架台上的货物往上方抬起; 在收纳于所述导轨部内的货物架台宽度方向两端部,安装有移动用辊,且安装有引导用侧辊,所述移动用辊收纳于构成所述导轨的上侧伸出片和下侧伸出片之间,在下侧伸出片上朝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引导用侧辊与构成所述导轨的基片相接,朝长度方向移动。3.一种货物的装载、卸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是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物装载、卸下装置装载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秀和佐古潤治行川友和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住友建設株式会社三信工業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