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心超重体空间两点力矩分配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7117 阅读:4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27
一种偏重心超重体空间两点力矩分配吊装方法,步骤如下:使用计算机对吊装系统进行模拟和计算;确定吊车的工作区域;启动A吊车和B吊车;将偏重心超重体吊出距地面一定高度,A吊车和B吊车回转大臂,完成出坑吊装;增加两条柔性吊带,分别绑在偏重心超重体的头部和尾部,同时启动C吊车和D吊车;将A吊车和B吊车的吊带旋转至预定角度,A吊车和B吊车同时起吊,对两点力矩进行转动;完成侧翻后将其安放在运输车上,运至安装目的地后反向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七。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传统单机大吨位吊车吊装偏重心超重体时起吊下落不稳,立姿放置在运输车上无法平稳进行运输以及采用钢丝绳绑扎时损坏外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荷载吊挂领域,特别是一种对偏重心超重的艺术品进行的空间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艺术品被带进城市生活之中,放置在公共场所的大型艺术品成为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部分。这些艺术品的产生需要进行制作、运输和安装等过程,安装过程可能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一、传统的形状规则重心不发生偏离的结构,其吊装过程一般采用单机大吨位吊车垂直起吊下落,由于只有一个吊点,势必要准确确定重心的位置,悬挂点需在重心正上方。而当代的大型艺术品由于美学的需要往往设计成结构不规则、偏重心、体积大、重量大的偏重心超重体,不易确定重心的位置。使用传统的吊装方法时,一旦此超重体的悬挂点不在重心正上方,超重体就会发生旋转,重的一侧下降,轻的一侧上升,还能引起一定的摆动,在放下超重体时也会带来很大不便。特别是不合适的吊装方法将引起艺术品在吊装过程中产生损坏,影响美观。二、大型艺术品的制作地点往往离城市中心较远,需要进行一定的运输工作。将其立姿放置在运输车上容易引起艺术品的重心不稳,产生无法平稳固定在运输车上进行运输的问题,且沿途桥洞的高度所限,需对此艺术品进行角度旋转,平躺放置在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重心超重体空间两点力矩分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吊装系统和待吊的偏重心超重体进行模拟和受力计算,确定所述偏重心超重体(1)的重心位置以及四台吊车各自承担的负载,并依此来选择吊车的型号、吊索的长度和吊带的捆绑位置;步骤二:根据起吊现场的吊装环境,确定吊车的可移动区域和吊车最大的工作幅度以及吊车的工作位置,在所述偏重心超重体(1)的中部绑扎柔性吊带(4),使A吊车(2)和B吊车(3)的吊点合力作用点与所述偏重心超重体(1)的重心位置保持一致,将所述偏重心超重体(1)按原始姿势吊出距地面一定高度;步骤三:所述偏重心超重体(1)吊运至空地上方,C吊车(5)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重心超重体空间两点力矩分配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吊装系统和待吊的偏重心超重体进行模拟和受力计算,确定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重心位置以及四台吊车各自承担的负载,并依此来选择吊车的型号、吊索的长度和吊带的捆绑位置;步骤二 根据起吊现场的吊装环境,确定吊车的可移动区域和吊车最大的工作幅度以及吊车的工作位置,在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中部绑扎柔性吊带(4),使A吊车(2)和B吊车(3)的吊点合力作用点与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重心位置保持一致,将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按原始姿势吊出距地面一定高度;步骤三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吊运至空地上方,C吊车(5)和D吊车(6)进场到位和打腿,进行全荷载接替吊装;增加两条柔性吊带(4)分别绑在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头部和腿部,启动C吊车(5)和D吊车(6)绷紧绑在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头部和腿部的柔性装带(4),使两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重心位置上,C吊车(5)和D吊车(6)的两柔性吊带形成的直线为旋转中心线;步骤四待C吊车(5)和D吊车(6)全部承受所述偏重心超重体(I)的荷载后,将A吊车(2)和B吊车(3)的两柔性吊带旋转至一定角度,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军沈海滨纪俊宁杨向东曹艳欣程龙刘志光高瑾牛文龙高长月赵广田张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