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604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20
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用于转运钢平台原柱、主梁、次梁及平台板的更换,包括临时立柱,临时横梁和临时斜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立柱(2)为型钢制成,设置在离原立柱(14)0.5~1.5m傍侧,临时立柱(2)设有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所述临时横梁(1)为型钢制成,设置在原主梁(3)及次梁(4)底下,临时横梁顶部上翼缘板与原主梁及次梁下翼缘板连接,临时横梁两端与临时立柱顶部连接,所述临时横梁与所述临时立柱呈支撑龙门架结构;所述临时斜撑(5)设置在两临时立柱之间,且用螺栓通过上下连接板(6,7)与临时立柱(2)和临时横梁(1)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结构更换过程中临时支撑结构稳固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框架临时支撑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分厂的4座高炉,炼铁所用原料全部采用运输皮带加转运平台完成炉内加料。往1、2#高炉送料的转运平台及胶带运输桁架全部采用型钢结构建成,建造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风雨历程,都已锈迹斑斑,部分型钢已锈穿,特别是部分综合转运平台立柱、支撑、梁及板整体锈蚀,急需进行更换改造。改造工程的一二期综合转运站共计3层平台,其上承载四个系统共24条胶带运输机,承担着3个高炉的原料输送转运任务,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现要对转运平台所有钢结构件进行更换,平台内所有设备进行更新,但工程委托方要求转运平台钢结构更换时设备不能停运,要确保高炉生产用料,设备更新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确保生产。由于转运钢平台是一个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内有动载荷,拆除每根梁或柱都有框架体系失稳垮塌的危险,因此在柱、梁的更换时要对转运平台进行有效的支撑,才能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用于转运钢平台原柱、主梁、次梁及平台板的更换,包括临时立柱,临时横梁和临时斜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立柱为型钢制成,设置在离原立柱0.5 1.5m傍侧,临时立柱设有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 所述临时横梁为型钢制成,设置在原主梁及次梁底下,临时横梁顶部上翼缘板与原主梁及次梁下翼缘板连接,临时横梁两端与临时立柱顶部连接,所述临时横梁与所述临时立柱呈支撑龙门架结构; 所述临时斜撑(5)设置在两临时立柱之间,且用螺栓通过上下连接板与临时立柱和临时横梁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临时立柱的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的上底板与临时立柱底端固焊,其下底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运输转运平台砼地面,在下底板上焊接固定螺栓,通过螺栓和双螺母调节上底板与下底板的间距,即可调节整个龙门架的高度。前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下底板上焊接固定螺栓为6 8只M30的螺栓。前述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的间距内可塞入加固垫板。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用于转运钢平台柱、主梁、次梁和平台板的更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两原立柱之间设置龙门架; b、在两临时立柱之间以及两榀龙门架之间通过临时斜撑及横梁相连接,形成一个稳固的井字型支撑体系; C、先更换原立柱,原立柱更换不能同时多根施工,要隔开交替更换; d、再更换原主梁; e、最后更换原次梁及平台板。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临时加固立柱及横梁均采用比原立柱及横梁截面尺寸大的型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 2、在结构更换过程中临时支撑结构稳固可靠; 3、不影响转运平台内设备正常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临时支撑结构平面布置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临时支撑结构固定立面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横轴线内临时支撑结构拼装平面布置图。图中:I临时横梁,2临时立柱,3原主梁,4原次梁,5临时斜支撑,6上连接板,7下连接板,8上底板,9下底板,10、下底板固定膨胀螺栓,11底板调节螺栓,12加固垫板,13原砼地面,14原立柱。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 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用于转运钢平台原柱、主梁、次梁及平台板的更换,包括临时立柱,临时横梁和临时斜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立柱2为型钢制成,其规格为服350*175*7*11,设置在离原立柱800mm傍侧,临时立柱2设有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所述临时立柱2的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的上底板8与临时立柱2底端固焊,其下底板9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运输转运平台砼地面13,在下底板9上焊接固定螺栓,通过螺栓和双螺母调节上底板8与下底板9的间距,即可调节整个龙门架的高度;所述下底板9上焊接固定螺栓为6只M30的螺栓,所述上底板8与下底板9的间距内可塞入加固垫板12。所述临时横梁I为型钢制成,设置在原主梁3及次梁4底下,临时横梁顶部上翼缘板与原主梁及次梁下翼缘板可靠连接,临时横梁两端与临时立柱顶部连接,所述临时横梁与所述临时立柱呈支撑龙门架结构; 所述临时斜撑5设置在两临时立柱之间,且用螺栓通过上下连接板6,7与临时立柱2和临时横梁I活动连接。实施例2 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临时支撑结构平面布置图,运输转运站共有8轴11列,需进行临时加固支撑后更换结构,临时支撑加固方法为:在A-B、B-C、C-D、D-E列轴线之间设置龙门架,由于转运站原钢柱锈蚀严重,为保证临时加固龙门架整体安全稳定,临时加固立柱及横梁均采用比原立柱及横梁截面尺寸大的型钢,原立柱最大为服300*300,横梁最大为服250*250,临时加固其横梁采用H型钢服400*200*8*13,立柱采用H型钢服350*175*7*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临时支撑结构固定立面示意,临时加固两立柱之间以及两榀龙门架之间通过斜撑及横梁相连接,在相邻的两轴与两列之间形成一个稳固的井字型支撑体系。横梁与立柱及斜撑之间可通过螺栓活动链接,便于重复利用。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横轴线内临时支撑结构拼装平面布置图。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使用时,根据生产停机情况,首先对E301、E201进行更换,因此先对③ ④轴(A、E列及A、B列),④ ⑥轴(B、E列及A、B列),④ ⑤轴(A、B列)及⑤ ⑦轴(A,B列)进行临时加固支撑。在转运站待临时支撑结构完成后,进行监理、业主、施工三方检查确认后,先进行立柱的更换,立柱更换不能同时多根施工,要隔轴更换,每轴更换I根,交替更换,立柱更换完成后才能对4个轴线对应A E列的主梁及斜撑进行更换,再进行次梁及平台板更换。待④ ⑦轴线立柱、主梁及斜撑全更换完成后,进行⑤ ⑥轴线E301胶带机的停机改造(设备拆除、次梁更换、新设备安装),E301胶带机改造完成后改造E201胶带机。待④ ⑦轴线内所有框架结构及设备改造更换完成后,临时加固拆除移至② ③轴线加固,依次类推交替施工。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用于转运钢平台原柱、主梁、次梁及平台板的更换,包括临时立柱,临时横梁和临时斜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立柱(2)为型钢制成,设置在离原立柱(14)0.5~1.5m傍侧,临时立柱(2)设有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所述临时横梁(1)为型钢制成,设置在原主梁(3)及次梁(4)底下,临时横梁顶部上翼缘板与原主梁及次梁下翼缘板连接,临时横梁两端与临时立柱顶部连接,所述临时横梁与所述临时立柱呈支撑龙门架结构;所述临时斜撑(5)设置在两临时立柱之间,且用螺栓通过上下连接板(6,7)与临时立柱(2)和临时横梁(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用于转运钢平台原柱、主梁、次梁及平台板的更换,包括临时立柱,临时横梁和临时斜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立柱(2)为型钢制成,设置在离原立柱(14)0.5 1.5m傍侧,临时立柱(2)设有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 所述临时横梁(I)为型钢制成,设置在原主梁(3)及次梁(4)底下,临时横梁顶部上翼缘板与原主梁及次梁下翼缘板连接,临时横梁两端与临时立柱顶部连接,所述临时横梁与所述临时立柱呈支撑龙门架结构; 所述临时斜撑(5)设置在两临时立柱之间,且用螺栓通过上下连接板(6,7)与临时立柱(2 )和临时横梁(I)活动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转运平台临时在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立柱(2)的双层可调节式地脚板的上底板(8)与临时立柱(2)底端固焊,其下底板(9)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运输转运平台砼地面,在下底板(9)上焊接固定螺栓,通过螺栓和双螺母调节上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