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切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502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43
一种全自动切丁机,为组装式机架,由主机架和龙门架构成,分为上下结构,两者是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个整体。全自动切丁机的送料装置主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前辊轮和后辊轮,中间是固定在前后支架的输送带托板。全自动切丁机的切条垫板机构采用独立的切刀垫条固定在龙门架下端设置的切刀垫条支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整体式机架焊接造成的结构变形,其送料装置采用快拆机构,使整个输送装置易拆装及维护。切丁机的切条垫板机构,其中独立的特制切刀垫条,切刀直接切在垫条上,使切刀作用更平稳精准,易拆装及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副食品加工、蔬菜、肉类、水产类等行业的切制设备的组装式机架,具体地说是全自动切丁机的组装式机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切制设备的机架是整体式,结构一般包括从动轮座、龙门架、下压送支撑固定板、出料斗角钢、主动轮座。这种整体式机架是一种整体通过焊接固定的机架,变形大,给装配在机架上的其他零部件带来诸多不便。普遍使用的切制设备的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都是一体的,都是通过一条输送带进行送料和出料,它的结构是由机架、长滚筒组件、输送带、滚动管组件、短滚动组件、螺纹座等组成,输送带分别套在固定在机架前后的长滚筒组件和短滚动组件上,输送带中间由滚动管组件来支撑,这样构成的整体不易进行拆卸与清洗。切制设备的切刀机构都是刀在输送带上进行切制,导致物料不纯净,输送带使用时间很短。现有的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切制物料都是刀在输送带上进行切制,导致输送带随着工作时间长而变得越薄,输送带使用的寿命变短,另外经过切制的物料会带有被切制的输送带颗粒,使物料变得不纯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切丁机,其组装式机架紧凑、刚性大、变形小、坚固耐用,能有效地确保全自动切丁机高速运行时有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切丁机,其特征在于它为组装式机架,由主机架和龙门架构成,分为上下结构,两者是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个整体;机架的上部分是由龙门架和龙门桥接板采用螺栓固定,机架的下部分是通过焊接固定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切丁机,其特征在于它为组装式机架,由主机架和龙门架构成,分为上下结构,两者是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个整体;机架的上部分是由龙门架和龙门桥接板采用螺栓固定,机架的下部分是通过焊接固定而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切丁机,其特征在于全自动切丁机的送料装置包括输送带、前辊轮、前支架、输送带托板、后支架、后辊轮,所述的送料装置的主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前辊轮和后辊轮,中间是固定在前后支架的输送带托板;前辊轮与前辊轮轴是整体的,前辊轮固定在主机架前端设置的前支架上,前支架是采用螺栓固定在主机架上,前辊轮轴的两端采用前辊轮轴承与前辊轮轴承座联接,前辊轮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前支架上,另外前辊轮轴的一端与同步带轮通过平键联接;中间的输送带托板是用定位销固定前横梁和后支架,前横梁采用螺栓在前支架上,后支架是采用螺栓固定在主机架的后端;后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拉杆衬套固定在后支架上,调节丝杠结构前后分为光滑结构和螺纹结构,调节丝杠前端光滑结构的最末端凹槽安装两个半圆挂片,起阻挡作用,调节丝杆的后端与后辊轮拉座采用螺纹联接,后辊轮支座和后辊轮盖板米用螺检固定在后棍轮拉座上,后棍轮轴直接固定在后棍轮支座上,后棍轮与后棍轮轴米用后辊轮轴承联接,后辊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祥卞静朗冯慧霞李洪武张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